跳至内容

白日梦及其现实意义

因为本人习惯先说理论再谈实际,导致有意思的实际相关部分往往在最后,若有认为理论枯燥的,可直接从预演和白日梦之区别往下看


白日梦及其现实意义

何为白日梦

首 先得解释一下什么是白日梦。白日梦是梦的更靠近意识世界的形式。在白日梦时,我们完全不受控制的臆想某个场景,并且其场景中还有事件在发生,整个事件的进 行,我们的思维并不能主动的对其进行控制,但这个事件会被动的被我们的意识世界影响。当白日梦结束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可笑,也可能会陶醉其中精神顿时为之 高昂。我们在学习英语到一定阶段时会臆想着邂逅外国人并对话;我们有时候会臆想自己为一个英雄,一个领袖,一个运动员等等。这些臆想,都是白日梦。当我们 英雄的白日梦结束时,我们会豪气顿生;在我们进行领袖的白日梦时,我们的相关欲望得到了满足。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的几乎不受控制的臆想,就是白日梦。

何为梦

在 阐述白日梦之前,我们先简要的看看普通的梦有何特点。我们夜晚做的梦,是潜意识受到较弱的意识稽查作用,通过化装作用骗过我们的伦理道德稽查闯入到意识的 世界,并且同样是因为意识的稽查作用,梦极其容易忘掉,我们会抗拒去回忆违反我们的逻辑、伦理道德的东西。潜意识本身就是零碎的片段,当他们闯入到意识世 界以梦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因为睡梦中模糊的意识对逻辑和伦理道德的稽查作用还比较弱,所以梦的逻辑性极差,不符合现实,并且还会有不符合我们伦理道德的情 节出现,虽然他们已经经过了化装。

白日梦的形式和内容

而白日梦 呢,从呈现的方式上来说,他有一个重大的不同于梦的特点:白日梦是完全符合我们的伦理道德和逻辑的。他受到了我们的意识的完全监控,所以也就没有化装作用 的存在。白日梦里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心理世界想要呈现的内容,没有丝毫的掩饰。白日梦的场景就是现实,虽然也是现实的拼凑,但其逻辑是严密的,可行的。虽 然说白日梦进行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几乎不受控制,梦里的场景在自然的呈现,梦里的事件在自顾自的发展,但我们的意识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控制着,小心翼翼 的让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一步一步的深入,让我们的需求满足的越来越充分,一直触到我们意识中的伦理和逻辑底线。

这其实也 就意味着,白日梦所满足的,乃是被我们认为完全正常,无需羞愧的东西。除了性,更大的一部分乃是其他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白日梦更多的是发生在人格层 面,而不是潜意识。大部分需求集中在安全需求及以上,也就是社会需求和自尊需求,而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则难以通过白日梦来满足了。这是因为,白日梦满 足的,是我们最为缺乏的人格需求,最需要得到满足的那一部分,更高的自我实现需求,我们尚无多余的精力投入其中,白日梦亦难以触及到此类需求。

预演和白日梦之区别

白日梦和现实的界限,是模糊的,但大部分白日梦,超越了现实的界限。也就是说,白日梦往往是梦现实之不可行。很显然,很多白日梦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们的期待,和希望,是可以付诸现实的。

但是白日梦梦到的现实中可能的事物,往往不可行。因为白日梦的意义所在,并非未来之预演,抑或提前的训练,等等。我们平日里在头脑里的“预演”,并非白日梦,因为预演的场景,是受到意识的主动控制的,我们会推测各种可能的情况以及应对的方案。

白日梦则不同,白日梦不受控,很有可能的是,我们施加给预演的控制力愈来愈弱,最后预演便发展成了白日梦,完全失去了控制。

区分白日梦和预演在我们心理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这 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务必分清楚我们的臆想到底是“预演”还是“白日梦”。如果我们让预演发展成了白日梦而没有及时的意识到,以至于最后将白日 梦当成预演付诸实现,其后果将极为惨烈。因为白日梦中的场景,乃唯你所愿,而不是以现实为准,也就是说,白日梦中的场景往往现实中不会出现,只是你希望的 而已。当然也有可能白日梦中的场景与现实中一致,而这绝对是极好的运气了。譬如我们通过臆想预演一次演讲,最开始,我们会在预演时现实的估计听众们的反 应,随着臆想的继续,场景愈来愈不符合现实而是按照我们希望的来发展,最后,预演完全失去控制,我们很可能会做一场轰动全场,让无数观众落泪感动的成功的 演讲白日梦。如果我们误以为这就是一次预演,并依此进行演讲,这个演讲,很可能是失败的,不可能获得白日梦中的效果。

在预 演的时候用我们的意识控制好臆想的场景使之符合现实,和在白日梦后认清楚我们臆想的内容其实是白日梦而已,不要将其付诸现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白日 梦中出现的我们感到非常满意的结果,很可能会驱使我们将白日梦在现实中去实现,而最后的后果,则是极大可能的出乎意料,完全失败。预演的意义在于估计现 实,白日梦的意义在于满足需要。一定要认清这一点。

我们重新来看这个很有名的林肯的故事:“

一天,国防部长斯坦顿来 到林肯跟前,气呼呼地对他诉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听了,建议他写封信针锋相对地反驳他,说:“你可以狠狠地刺痛他一下嘛。”斯坦顿 立即写了一封措词很强硬的信拿给总统看。“对了,对了,”林肯完全赞成,大声喊道,“写得好!严厉地批评他一顿,这是个最好的办法,斯坦顿。”但是当斯坦 顿把信叠好快要放进信封时,林肯却又阻止说:“你打算怎样处置它?”“寄出去呀。”斯坦顿被他这么一问倒弄得稀里糊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你不应把信寄出。快把它扔进火炉中去吧。每次当我发火时,我就尽情地写封信发泄发泄,写完后就把它扔了。我每次总是这样的。 可知这是一封很起作用的信。当你花了许多时间把它写好时,不消说你的气已经消了,也就心平气和了。那么现在再写第二封信吧。”将军理解地点点头,十分感激 总统的指点。 ”

在 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其实是林肯在诱导斯坦顿做了一个近乎真实的白日梦。白日梦帮助斯坦顿满足了他的需求(你也可以认为是发泄了怒气,这其实就是某些需求 的满足),但林肯及时的让斯坦顿了解到,这只是一种发泄方式,这封信的的意义并不是真的要寄出骂某人一顿,而仅仅是一个白日梦而已。

我们也一样,白日梦的意义,仅在于满足需求,如果将白日梦的内容付诸实践,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如果你要预演未来,那就在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后,让意识充分的参与进来进行预演,不要让预演变成了白日梦。

曾文正公有一名言曰:“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这句话的第一部分其实就是让我们不要随便去预演未来,因为如非极其专注的投入,预演未来将自然而然的演变成白日梦,这种演变趋势,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预 演的结果不如心意,而迫使预演发展成了白日梦,如此再三,对预演不满意,对可能到来的结果充满焦虑,影响了我们当下的心态。其实未来不迎和当下不杂,难道 不是紧密相连的吗?

谈谈道德【1】

谈谈道德

好久不写文章,脑袋已经不灵光了,憋了半年才打算开始写这个文章,主要是这半年来各种事情各种纠结,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有启发的书,所以才一直憋到现在,一般憋出来的货不会是很好的货。

第一节、道德关注的对象

道 德关注的对象,有三样东西,一是人的肉体,二是人的精神,三是属于某个人的物质。我们进行道德判断,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三样东西展开讨论的。但这三样东西, 其对于道德所关心的含义并不相同。人的肉体和人的精神,乃是人本身,而物质,则是人本身以外的东西。所以当一个道德判断涉及到这三样东西里的两样甚至全部 时,我们对他们的考量便会有所不同。

首先人的生死是最大的,是凌驾于精神和物质至上的,人的生死就意味着 人本身的存在与否,可以认为人的死亡就代表精神、肉体和物质的同时消亡。所以人的生死是最大的问题。而对于时下流行的价值观,一个人的生死甚至是具有无限 价值的。所谓无限的价值,就是指一个人的生死和一群人的生死是一样的,无法进行比较。这样的价值观,直接能够否定譬如“牺牲我一个,存活千万人”,“为了 大部分人的生命牺牲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这样的行为的合理性。当然,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所基于的优生学理论便更加站不住脚了。更极端的说,就算我一个人死了 能让整个地球的人活下来,我活下来大家都得死,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活着,没有任何人能够用这个理由来光明正大的杀我(当然暗杀就不纳入讨论了)。

而 对于某些基于宗教的价值观,他们认为人死了,精神(或者灵魂)仍然是存在的,所以有时某个人的死是符合道德的,甚至是自愿的,如果他相信死后精神得以存 续,并且自己的死会对死后的灵魂有所影响的话。当然如果是相信轮回和后世的文化,一个人的死则意味着更加复杂的东西了,此时死不但不能说明物质和精神的灭 亡,甚至肉体的价值都被降低到“皮囊”的程度,这样,死的价值便大大的降低了。

然后,便是人的精神了,因 为日常生活中,极少涉及到人的生死问题,当我们进行道德判断时其实最为关注的便是人的精神了,或者说,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人的精神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用钱买不到的东西”了。动车事故中失去五个亲人的杨先生,对赔偿金已经无所谓了,这种精神打击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相反的一面,我们有时 候说,某些精神上的幸福感,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而能够用金钱和物质换取的所谓精神上的幸福感,我们说必然不是真正的幸福感,是自欺欺人,等等。而道德所 关注的精神的损害和精神的幸福问题,很多情况下只能在精神的范畴内解决,而现在社会对物质赋予了过高的价值,使得很多与精神相关的道德问题,得以延伸到物 质的范畴加以考量,物质有时候甚至能够作为等价值物和精神进行互换,这个问题,将在后面的章节谈到。

最 后,才能轮到物质,物质之所以排在最后,是因为物质并不是人本身的一部分。当然我们无法否认物质和精神是紧密相连的,这取决于物质对于人的价值为几何。有 的人精神完全建立在物质之上,嗜钱如命,这样的人得到了一点钱欢呼雀跃,损失了一点财物如丧考妣,此类极品则是属于对物质有其特殊的价值定位了。物质本身 其实并不是道德考虑的对象,物质要和人的幸福和不幸发生关系,必然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这就使得物质成为了极为有限的精神价值的等价物。这里必须强调,是 “极为有限的”是因为,物质本身能够对精神有所影响,而精神的变化却不能通过物质来加以衡量,物质对精神的作用,更多的是单方面的。一个人因为爱情而幸 福,不能说这个幸福通过偷掉他多少钱就会被消灭掉;一个人被朋友背叛,不能说中个大奖就能让他不再因此而愤怒。而确确实实的,在每个人当前的状态下,获得 更多的物质会使他更幸福(注意,这个说法这和“富有的人不一定幸福”不矛盾),而损失物质则会心情不好。这种单方向的作用,便导致了很多道德的跨范畴的矛 盾,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物质不能作为肉体和精神的价值等价物,物质对精神和肉体的影响,只能是单方向的。

下一节:人的行为作为道德判断的对象以及其定性

美感与文艺心理学5-表达产生美

在第一章的最后一节,稍微提到了表达产生美,不甚深入,其实表达产生美,实则正是我们对美的感受的一个极大部分,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在“看懂”或者“听懂”某个艺术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美。

这里必须首先明确一点,某些作品是不存在被“懂”的,他们是以他们本身就是美而存在的,或者说,他们是艺术手段本身的美。很多艺术作品,其出发点就是画画风景,对现实的模仿或者就是纯粹好听等等。对着一幅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发出无限感慨的同志基本上能被定义为装逼犯,当然有论调认为欣赏是再创作,那么也无可厚非。但在本章中我暂且定义“懂”某个作品就是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于没有具体创作意图的作品,不存在“懂”或“理解”。

此类作品可以参看第二章:艺术手段的美
艺术手段的美

一、感情的表达

表达感情能产生美,这大约是因为表达产生的各种美中最为容易被体会到的了。因为触动人类的感情的方式,和个人的审美经验无甚关系。也就是说对这一类作品来说,无论审美经验丰富的人还是审美经验匮乏的人,都能被其打动。其利用的艺术手段,乃是针对人类心灵中和感情相关的基本艺术要素。我们听到忧郁的乐章,不会觉得开心,看到色调明亮的美术作品,不会觉得抑郁等等。

作品表达感情,其出发点是向欣赏者传递出某种感情,让欣赏者体会到。这和作品通过营造情节,情景或虚拟环境让欣赏者产生某种感情不一样。前者是作品本身蕴含有感情,欣赏者体会到这种感情;后者是作品本身不一定蕴含感情,但仍然能引发欣赏者的感情。举个例子,我们听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悲怆》听得抑郁到想死,乃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本人抑郁到想死,并将这种感情倾注到他的作品中去了。而我们看一个悲剧,看得抑郁到想死,是因为我们置身于创作者营造的情节和情境中,而产生的感情。

当作品表达感情,并且被欣赏者捕捉到(或者感受到)时,欣赏者就会感受到美了。但审美经验,个人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体会到的感情的深度亦不同。有的人欣赏一幅画或者摄影作品,能够完全进入到艺术品的世界中,被感动到落泪,更别提欣赏某些音乐作品了;而有些人欣赏这些作品,却麻木无感,体会不到其中的感情。或者他们通过背景介绍等等知道某个作品在表达什么,却体会不到,亦不能体会到其中感情,也就无法体会到美了。对作品中感情的体会,和欣赏者本人的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传达感情的艺术手段,如哀伤缓慢的旋律(一个很有针对性的例子是丧礼中播放的哀乐),按理每个人都能够被感动,因为这是源于人本身最根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说难听点是人就能被哀乐感动。但问题在于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这些音乐要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受到感动的程度亦不同。更进一步的,这种情况下人的感情被调动的途径,除了音乐性的要素外,作品的情绪引发欣赏者的回忆或者记忆中的场景从而强化了感情效果也能达到这个目的。但这就属于出乎创作者意料之外的效果了。我们在欣赏感情表达的艺术品时,总会试图去了解作者本人当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原因便在于,作品本身表达的乃是作者创作时的感情,自然对其有所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欣赏。

对于欣赏者来说,感受到作品的感情仅仅是第一步,更进一步的,好的艺术品能够对感情进行细腻的表达。甚至能够具体到思乡、惜别、失恋等等感情。某些作品表达的感情纷繁复杂,连作者本人都无法言明,更何况欣赏者?但作为一个富有审美经验的欣赏者,就能够很接近的体会到作品中的感情。事实上,审美经验并不足够,人生经验也是欣赏深度的决定因素。许多作品表达的感情,欣赏者根本没有经历过,谈何体会呢?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人如何能够体会到作品中的思乡之苦?一个没有离开过自己心爱的人的人,也体会不到肖邦《离别曲》中的不舍。

表达感情的作品对欣赏者的要求主要在于欣赏者的情感敏感度和一些生活经历,普适性是最广的,对欣赏者的要求也较低,欣赏者只需要“感受”不需要“思考”。而后文将要提到的表达思想内容的作品,则是又一个高度了。

二、表达思想内容的作品

想了很久到底用哪个概念,最后用了“思想内容”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思想的内容。出于这个目的的作品表达的是人的思想,如果说欣赏表达感情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被”感动的话,那么欣赏表达思想内容的作品欣赏者则必须主动思考,至少也是由作品引导进行延伸的思考。如此,对欣赏者的要求就高了,不但要求欣赏者要主动的欣赏,还要求其能够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内容。

虽然表达的思想内容大不一样,但其美的体验产生并无二致,都是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美。

2.1 某种艺术形式存在的目的作为思想内容

这听起来很拗口,但其实对每一种艺术形式来说,就是解决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画画到底为了什么”“音乐到底为了什么”“电影到底为了什么”等等。当然我们必须将“音乐是为了表达”这样的理念除开不算,因为这是艺术所共有的意图。这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必须说明,“音乐是为了表达”这样的理念中,表达的乃是和音乐的目的本身无关的思想内容。我这里想说明的是,将某种艺术形式的目的作为思想内容进行表达,其实就是拓宽了思想内容的范畴。举个例子,古希腊的雕塑的最原始动机,就是为了复制人体,雕塑出和自然人一样的作品来。那么以这个作为基本理念的雕塑,可以说就是在表达这个想法“雕塑是用来复制人体的”。初期的古希腊雕塑家们,便在为此而努力着,发展着他们的雕刻技术,使雕塑越来越的接近人体。可以说,雕塑这个艺术手段,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着,欣赏这个时期的雕塑,也就是欣赏雕塑家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又譬如马蒂斯在《创造性的视觉能力》一文中说到

“画家不用再从事于琐细的单体的描写,摄影是为这个而存在的,他干得更好,更快。把历史事件来叙述,也不是绘画的事了,人们将在书本中找到,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他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

当然整个的理念比这断章取的义要复杂,但我们至少能看到,马蒂斯其实是对绘画的目的进行了革新,若是不了解马蒂斯的整个绘画理念,很难说我们能够理解他的画,哪怕我们了解了他的绘画理念,要理解他的绘画,也需要足够的审美经验。而喜爱马蒂斯的人能从马蒂斯的画中理解到这个理念,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美感,所以才会喜欢。而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则不会觉得马蒂斯的画哪里好看了,甚至觉得简直是一团糟,原因在于这些人将自己心中的绘画理念来欣赏马蒂斯的画,当然是不会符合的,也就不会有美感了。当然审美能力强的观众能够从他的画中看出一些东西,更多的则可能是装逼犯们了,强忍着对这些现代作品的不理解硬要说对其如何欣赏有加。

将某种艺术形式的目的作为表达的思想内容,可以说是艺术史发展的一大动因,也是艺术欣赏的基本所在,若是对某种艺术的目的一无所知,更深度的欣赏则更加谈不上了。

2.2 对纯粹的美的理解作为思想内容

这里对纯粹的美的本身的理解作为思想内容,可以说和上一节的艺术的目的作为思想内容非常类似。事实上,这一节可以说是上一节的进一步的深入。某种艺术形式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表达感情,表达宗教信仰等等,也可以说是就是创造美本身。安格尔画的《泉》,追求的就是女性形体的美,安格尔的创作过程,就是对美的创作过程。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了,到底纯粹的美是什么样的的问题了。我们看到画画,谱曲,那么多的规矩和技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我们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觉得愉悦,不遵循这些规则,画出来的画不好看,谱出来的曲不好听。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美,感官的美,近乎于快感。举个例子,20世纪初出现的古典音乐创作手法“十二音技法”,就是一种对音乐美的新的理解。再举一个承前启后的例子。新印象派的分支点彩派的画家们追求自己对绘画的理念,有文字的记录,以下摘自西涅克《德拉克洛瓦与新印象派》

“通过运用各单个的笔触各色在正确的距离中,在人的眼睛里进入一种混合—除了这方法外,不能通过任何别的手段可以准确的抓住这些对立的色元素的活动与相遇,例如那在绿色阴影下的正确分量的红,一个橘黄色的光对与一个蓝色的固有色的影响。如果人们把这些色元素不是通过光学混合来结合,就得出浑浊的颜色;如果人们把笔触混合在一起,就得出污浊的颜色...”

这段话其实就是点彩派画家们的绘画理念的一部分。其中内容丰富,有一部分内容就是,认为直接混合色彩,得到的是浑浊的颜色,而用笔触混合色彩,得到的是污浊的颜色,追求纯色。这其实就是对美的一种理解,也可以从反面说,其实就是对丑的理解。我们看到点彩派的绘画,觉得怎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要这样呢?如何去欣赏呢?那么一个欣赏切入点就在这里了,点彩派的画家们避免浑浊和污浊的色彩,他们追求的是鲜亮耀眼的纯色。

三、艺术手段的表达技法

我们从上一节接过来,点彩派的画家们除了对美坚持一种理解外,他们对技法的革新同时也是在服务于更好的表达其他东西:“...准确的抓住这些对立的色元素的活动与相遇...”。这也是他们的绘画技法服务的目的之一。这个目的,其实出于德拉克洛瓦,也就是说,点彩派之所以成派,不在于其绘画目的独特,而在于他们实现这个早已存在的目的所使用的艺术手段的革新。他们表达德拉克洛瓦的理念使用的艺术手段,很独特。

另外譬如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引入了合唱部分,只有引入合唱,才能足够给力的表达贝多芬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这其实也是对艺术手段的创新。

我们在欣赏一切艺术时,有没有“懂”某个作品无非就在于理解这个作品的目的是什么,其艺术手段的如何实现这个目的的。有时我们不懂得后者,就能理解作品的目的;有的时候,我们只有懂得了后者,才能知道作品的目的为何。这些,都是止于“欣赏”,而对于对某种艺术非常了解的人,则是将欣赏的焦点置于“艺术手段有没有足够好的实现作品目的”这个问题上来了,这就从“欣赏”升级到了“批评”。

我们看芭蕾舞这种艺术手段,芭蕾舞中的很多手势,就是在表达剧目中的意思,如演员用手按左胸表示“爱”,一只手的手背从方向相反的脸颊划到下颏处表示“容颜美丽”,摊开双手或单手表示“询问”,双手握拳交插于身体前方表示“死亡”等等。那么作为普通观众,为了理解需要,则需要懂得这些手势的意思,并因此来理解剧目的情节和感情发展。在这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中,我们“看懂”了芭蕾舞,并从中感受到了美。当然芭蕾舞的很多动作本身的美,也是芭蕾舞美的一大部分。而作为更加专业的欣赏者,他们关注的,乃是芭蕾舞演员们的手势和动作完成的好不好,到不到位。他们的审美要求更加高了。又譬如我们欣赏交响音乐,起初我们关注曲目风格和内容,等我们对曲目的内容熟悉了,我们对版本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会对不同的指挥家和乐团,不同的演奏家演绎的版本各有褒贬。这其实就是上升到了较高层次的欣赏,其实就是一种文艺批评。

从对艺术手段表达过程的理解体会到美感,到细致的体会艺术手段表达的质量,是由浅入深的审美过程。事实上哪怕是前者,也对欣赏者有较高的要求了,而要深入如后者,则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了。

2.3 表达其他的思想内容

这一节按理是归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中的,但为了在逻辑上更好的衔接,就置于最后吧。而为了完整性,亦不能不提。其实这是无需多言了,有深度的作品,必然会表达思想,而非感情。或是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或是自己的信念,或是宗教信仰,或是一些人生道理等等。有内容的小说,诗歌,无不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内容。像越是现代的作品,越是难以承载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复杂思想内容,譬如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等。一些文学作品则更是如此了。

四、艺术品要表达的内容是以上各种内容的综合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她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其存在的目的,其给人带来的感官美感,其表达的内容这几个方面。这些,都需要通过艺术手段得到表达,而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就是要理解这个艺术是如何实现其目的的,要理解或感受她表达的内容,要通过对其的欣赏感受到纯粹的美让我们产生的单纯的快感,这三件事情,是同时存在,同时完成的。也就是说,一个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可以是以上提到的任意一个,而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就是以上提到的某些方面的完美组合。一个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很多件事情,同时要理解很多东西,但无论如何,他对艺术品的美感,来自于对这些内容的表达进行理解的过程,只有“懂了”,才能感受到美,“懂”的过程,就是感受到美的过程。

文艺与美感心理学-美来自个人的生活(个人的审美习惯)

这里要区分个人的生活和所有人的生活,前文说过,美来自生活,所有人都共有的生活,而这一节要说到,美也来自个人的生活。算是一个补充。

其实,简要的说,美来自个人的生活,就是美来自个人的“审美习惯”。而个人的审美习惯中,有一大部分是所有人都有的习惯,这一部分习惯就是来自所有人所共有的生活。

所以,这里美来自生活,甚至可以通俗的说成习惯产生美。再通俗点,就是听着听着就爱上了,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等等。

我 们在所有人共有的生活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审美习惯,这其实就是最最通俗的习惯。有些审美习惯,可能并非“习惯”,而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原因。而事实上,与 生俱来的生理原因有关的美,多多少少和快感有关。前面的章节论及到,距离产生美,其实我们这里说的与生俱来的生理原因产生的美,其实是通过其他手段将快感 和美的欣赏者之间拉开一段距离,使欣赏者产生美感。其实毋宁说是经过了伪装或者修饰的快感。这种说法并无不当,而且亦反映了一部分事实。当修饰和伪装的程 度有限时,所有的人都能够体会到这种快感,因为人的大脑结构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美,其实并非来自生活,而是根植于我们的大脑。

回 到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习惯,我们每天接触的事物,存在于这个社会中,就经过了美的修饰,而每个人长年累月生活的世界里,只会容纳一部分,一定 层次的美。在这个个人的世界中生活,你就会被潜移默化,欣赏这些美。这里的“美”,其实来自长时间的习惯。对于一些原本不认为美的事物,或者原本无法欣赏 的美,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就能接受,并且发现其中的美了。个人的审美习惯因此形成。还不能清楚的解释其原因,只能暂且认为,人的心理会不由自主的适应环 境,调整到一个尽量愉悦的状态。适应环境,就包括了发现环境中的美。当然,适应环境或者培养新的审美习惯,原本就需要一段不愉快的过程,这或许可以认为是 审美学习。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场景,某人说有一首歌很好听,推荐给你,然后你听一遍说,不太好听嘛,某人一般都会说,你多听几遍试试。这其实就是一个审美 学习的过程。对于一些跟自己的审美习惯非常接近的事物,很容易就能够欣赏,而对于一些跟自己的审美习惯非常相悖的事物,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当然暂时不考 虑是否需要努力的问题。至于具有极大差异的审美习惯是否能够共存的问题,将在后面的章节论及。

为了强调审 美习惯的“个人”问题,我们甚至可以假想一些理想实验。譬如,如果我们在一个人出生后,不断地给他听摇滚,那么当他第一次听到舒缓的音乐时,是否感觉是美 的呢?另外,如果一个人一直和同性在一起足够长的时间,并且各种需求都能够满足,那么是不是就会被迫变成了同性恋呢?小龙女从生下来就不离开古墓,当她15岁的时候走出古墓看到外面美丽的钟南山时,她会觉得钟南山是美的吗?我认为,第一个人不会觉得舒缓的音乐美,甚至听不下去,第二个人很有可能会变成同性恋,而小龙女则肯定会觉得钟南山是美的。

而 有一些美,不是我们所有人都能习惯的,或者说,她不存在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认为在心理距离上越接近快感的美越低级,越远离快感的美越高级,那 么可以认为所有的人都能够欣赏低级的美,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快感。但是欣赏高级的美,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我们欣赏美,是因为美能使人愉悦,若是我 们跨越我们所能欣赏的层次或范围(同一层次的美亦能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产生,我们所习惯的只是其中几种而已)去欣赏,则体会不到美。

这 样我们就能够总结一下了,美来自生活,到底是怎么来自生活的?这个题目似乎和美的来源关系不大了,应该是审美的问题了。美来自生活,其实就是生活培养了我 们的审美习惯。或者说,审美习惯是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而,就想变更生活习惯一样,我们照样可以变更审美习惯,变更审美习惯的途径,就是强迫自己改变生活方 式。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强迫自己选择一种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也会偏离大众,会认为一些大部分人都不认为是美的东西是美的。

另外要提出来的是,有些美感因素人的大脑天生就能够对其产生快感,这些不是来自生活的美。

美感和文艺心理学3–美是生活(1)

美是生活

本节要谈谈美是生活,美是生活是由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 斯基提出来的,他的解释是:“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 的,那就是美的”当然还有很多的内容包含在这句话里。而本节的内容,还有一段并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但我也姑且认为这也来自生活,来自属于某个人自 己的生活,而不是“我们”的生活。而蕴藏于“我们”的生活和“我”的生活中的美,我认为其本质是一样的。

而所谓我们的生活是指所有人都共有的生活,譬如我们都使用平的桌子,我们看到一样的山川河流等等。而我的生活,仅属于我自己,比如我自己的生活习惯,这里其实就是要突出个人的生活的独特性。

大自然是美的,天然的东西是美的

这是美是生活的第一个命题,也就是传说中的“唯物主义美学”的一个很大的部分@@天然的总是美的,不能比天然的东西更美。若是我们不对唯物主义美学抱有成见的话,这个美学观点基本上是对的。

我 们人看到的山川河流,均是天然所致,山的形体线条,都很美,看了甚为悦目。若是人在山上造了什么东西,或者对自然景物进行了改造,我们常说“不自然”。我 们这里所谓的“不自然”其实就是说不美。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也有提到,说肌肉束的线条,女人脖颈和肩的线条都是美的,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天然是美 的。

我们也会认为天然的声音是美的,我们经常歌颂百灵鸟的鸣叫,潺潺的水声,瀑布雄壮的声音,雨声,沙沙的树叶声, 海涛声等等。也有音乐家录制这些声音作为自己的音乐的配乐,甚至直接剪辑这些声音成音乐,都是希望利用到天然的美。但必然会出现一个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有 些天然的声音并不美,譬如乌鸦叫,雪崩,泥石流等等。这些声音的不美,有不同的原因。乌鸦叫不悦耳,乃是因为乌鸦叫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大部分鸟叫都不尽相 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乌鸦叫“不自然”。另外我们说娃娃鱼叫起来像娃娃,一种叫“黄鸭叫”的野生食用鱼(极其鲜美啊!)在宰杀时会发出 奇异的叫声。这些都“不自然”。

因为对这些动物来说,本不应该会叫,如果是婴儿的声音,我们会认为是美的,而同样的声音由娃娃鱼发出,我们 就不会觉得美了。这涉及到了下一个主题:适应性的问题。而泥石流的声音也不美,乃是因为这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恐惧。如此说来,所谓天然是美的,说的是平时经 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天然,而并非所有的天然。

其实,追求天然美是很多人价值观的一部分。天然的颜色搭配是最美的,如果有人摄影对原片的色 彩进行了调整,追求天然美的人会认为“不天然”了。同样追求“原汁原味”也是这个出发点。譬如我们的饮食习惯,有一部分人喜欢湖南四川这种进行了调味的菜 肴,而有的人喜欢极少调味,甚至不调味的菜肴,习惯生吃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追求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

这里的天然是美的,不涉及功能性问题,仅仅是指感觉上的感受。也就是说,这里是“天然的生活”而不是“人为的生活”。下文我们会说到人为的生活。

符合现实作用的东西是美的


这里的生活中的美,指的便是“人为的生活”,而非自然的生活。人为的生活,就是我们生活中为人类服务的功能性对象,譬如房屋,桌椅,杯具床具等等,这些给人用的工具。要注意,这里不包括人创造的艺术品。

这 里的适应性原则,就是说,和功能相一致的或者促进其功能的东西是美的。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所谓“依照我 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举个例子,一个很平整很大的书桌我们会觉得挺漂亮,但如果书桌是倾斜的,哪怕这个书桌的材质装饰如何如何美,我们也会觉得不 美,因为这个书桌和它的功能不相适应。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人的心理问题,我们看到一件生活中具有功能性的东西,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象使用它,而对于一个倾斜 的桌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使用起来的不方便,这就直接影响了美感。前些日子流行一个“设计产生空间”的室内设计例子,将一个50平 米的屋子设计出很大的空间。里面有一个设计就是将床悬空,有楼梯连接,床下有书桌,这样的设计,让人感觉非常“方便”,适合现实生活,故而是美的,这种床 上书桌下的结构,就算使用一般的材料和装饰,看到这样的结构也会有美感产生,因为这是我们认为的在小的空间内“应当如此”的生活,直白的说,就是“方便, 好用”。每一样生活中的物件,当我们看到,都会幻想使用它的体验,如果这种体验让我们觉得“方便,好用”,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有美感,其实更准确的说是 快感,舒适感。但因为我们设计生活中的东西时,必然考虑到美观的问题,这种舒适感和因为一些处于美观考虑的额外的美感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体会到的 这个物件最终的美感。

所谓适应性原则,就是说,如果一个东西不适应其客观功能,则不会美,因为其使用带来的不舒适感影响了其最终的美感。

所以本质上来说,美的适应性原则,其实就是快感问题,但因为个人在心理层面对美的体验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快感便会被认为是美感。

和表达产生美的关系

比 较牵强的说,这其实和表达产生美有点类似。我们生活中的东西的美,本身外观的漂亮可以类比于艺术品中蕴含的“纯粹的艺术手段的美”,这在上一节谈到了。而 其使用的方便带来的快感,便对应了表达产生美了。那么,我们在使用艺术手段表达感情或者事物时,这种表达产生的美到底是美感,还是快感呢?就像我们在第一 次跟外国人交流时,就会有表达自己的意思产生的快感,而用母语交流却不会有什么快感。使用生疏的外语进行表达时产生的快感和使用艺术手段表达情感或事物的 美感,其源头到底是不是一样的?那么进一步说,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因为艺术手段表达的精确性很低,所以使用艺术手段表达总是会有美感的。我们会发现,当艺术 手段表达某物越直接越明确,美感越低,而表达得越晦涩越难以理解,一旦我们看懂了这种较为晦涩的表达,便会产生较多的美感。这样一比较,我们似乎可以认为 在上一节中表达产生的美,其实是一种快感了。

以上论及的,是美来自大众的生活,这种美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所有人体会到的这种生活中的美是没有什么相异的。本节的下半部分将会论及,美来自个人的生活,以及生活的美和艺术手段的美相互影响的问题

参考读物: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荷加斯《美的分析》

文艺与美感心理学,二,艺术手段的美

艺术手段本身的美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艺术手段本身的美形成了艺术品大部分的美,甚至是全部的美。首先需要定义的是什么是艺术手段本身的美?

 

艺术手段就是艺术家们用来表达或者创造艺术品时利用的一些技巧。譬如音乐中的和声,节奏,旋律;美术中的色彩色调,笔触技法,构图技巧;文学中的语言和结构。我们可以先通过对比看出来艺术手段的美是什么个概念,然后再来看看艺术手段的美会给我们的审美带来什么影响。

 

在 音乐中,我们很容易的感觉到有些曲子听上去很不悦耳,有些曲子听上去十分动听。要能够让某个音乐片段听起来“算音乐”,那就是说这个片段听起来要悦耳,好 听。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满足许多由前人总结出来的规范,音符的组合要满足哪些哪些条件才会好听,否则听起来会让人觉得“不成曲”。这些规范,其实就是 进行音乐创作的艺术手段。而我们说谁谁谁“会作曲”就是指某人掌握了这些规范,并且能够作出听起来像音乐的曲段。这就意味着甚至电脑也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毫 无限制的创造出音乐,而这个悲剧的事实也确实已经发生了…。或许要怪我们只能怪为什么前辈把这些规则总结的这么具体和详细,让我们的计算机工程师能够有机可乘了。

其 实要创造出美的音乐,而不表达任何内容,仅仅依靠规则当然是不够的,光依靠规则,只能创造出“像音乐”的音乐,而不能创造真正美妙的音乐。人在音乐的创作 中扮演了比规则重要的作用,规则只是底线而已。当然也有伟大的作曲家能够突破既有规则,作出美的乐曲,甚至制定出自己的规则,这都是因为既有的规则不全 面,而作曲家发现了创造音乐美的新的规则所致。此外,即使是在既定规则的范围内,仍然需要大部分的人的创造,才能出现美的乐曲。说到这里,音乐艺术手段的 美是什么应该很清楚了,那就是音乐本身的美,不涉及任何表达和内容,纯粹感官上的东西。

 

在美术中,我们当然可以将摄影,电 影艺术都包括在内,作为视觉艺术,其艺术手段就体现在视觉的内容上,譬如色彩,构图,笔触技法(风格)这些。譬如同样的一个场景,哪怕是一个巨弱的啤酒 瓶,艺术家无论是用素描还是用水粉亦或水彩画出来,大家都会觉得比同样角度的真实场景要美。这就是艺术手段本身的美,和那个啤酒瓶的美没有什么关系,啤酒 瓶只是一个艺术手段的实物载体。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简单的素描和水粉画,其实表现的就是艺术手段本身的美,譬如线条,明暗,有节奏感的轮廓,和谐的色彩等 等,作者的静物写生没有想要表达任何东西,但作品仍然是美的,仍然有艺术价值。这种美,是所有美术作品固有的。我们看到一幅画,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有没有学 过美术,懂不懂美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审美能力,美术这种艺术手段就是制造出让我们视觉愉悦的,或者说,学习美术就是学习如何这种至少能够让人视觉愉悦 而且还能进行表达的艺术手段。

这种艺术手段同样有很多规则,但是无法成文,我们在学习素描时,就会有很多规则,譬如,铺线画阴影部分时尽量 不要使用九十度的角度,要隐藏轮廓线,学习水粉时,不要把红色和绿色混在一起调色,笔触要有规律和节奏感等等。这些都是一些规则,不遵守这些规则,画出来 的画就没有美感。

 

在艺术史中,有很多画家追求的就是艺术手段的美,譬如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号称是要追求美术这种形式的美, 其实就是美术运用的艺术手段的美。塞尚画的静物和风景,原物毫无美感,但塞尚就是在这些事物上追求最最极致的色彩的和谐和完美。而在音乐领域,我们听巴赫 的许多音乐时,其实欣赏的就是音乐这个艺术手段的美,巴赫音乐中包含的“神性”对于不信教的我们来说,基本上是无法理解和领悟的。那么剩下的,其实就是音 乐的美了。对于莫扎特的很多音乐,也是如此。在通俗歌曲这个范围内,我们很多欣赏者其实也是欣赏旋律和节奏,对歌词表达的东西基本忽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 人喜爱钢琴演奏通俗音乐的原因,他们所喜欢的,乃是通俗音乐动听的旋律和节奏。

 

语言美也是一种艺术手段,但因为文学乃是一 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语言美必须依托于真实世界才能得以体会。但不得不承认,我们阅读的很多小说,都是欣赏优美的“文笔”,其实就是欣赏语言的美。语言美其 实是很复杂的,语言有韵律,有结构,有丰富的词藻,这些都是语言美的构成元素。但因为语言本身的表达能力非常精确,而语言的表达功能非常有力(给力),所 以其美就相应的比重降低了,似乎表达越精确的艺术手段,其本身的美就越弱。所以极少有文学名著是因为语言美而流芳千古,作为文学作品,利用表达,距离,移 情这些美的形式构成美,比语言美本身来构成美,效果更好。换句话说,语言美是很有限的。

 

其实还有譬如逻辑美,结构美等和思 维有关系的美,这里的结构美不是指实物的结构,而是指某个理论,思想的结构,逻辑也是如此。但这些,是否算作是艺术手段的美呢?和语言有关系的还有情节的 美,喜剧悲剧等等,这些,都是专属于语言的美的形式。哥对此理解有限,暂时没有能力展开

 

而艺术手段的美,从一定的程度上来 说,甚至可以说只是带给我们感官快感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美学家认为美其实本质上就是快感。那么就要追问了,那么是不是吃饭带来的快感,排泄的快感(不 好意思)都是美呢?这个时侯,就涉及到了快感的构成元素问题,当快感的构成元素足够复杂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种快感是美的。当这种快感的复杂性到了 一定程度时,我们会认为这不仅仅是美的,而是成了艺术。艺术,乃是美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对于一道精心制作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对于一杯美妙的葡萄酒,对 于一杯用好水好茶叶好茶具烹制的茶,我们都会认为是美的,甚至认为是艺术。因为虽然这些都是感官的快感,但是其构成的元素非常的复杂,已经是排泄的快感这 种简单的快感所不能比拟的了。这一段得出的结论乃是:艺术手段的美本质上来说是快感,但是其美的构成元素和构成方式非常的复杂。

 

最 后就要探讨,艺术手段的美在一般的美中占有什么位置呢?很显然,对于那些不依赖于表达而纯粹是艺术手段的展示的作品来说,其美全部由艺术手段的美构成。而 对于那些依赖于表达的作品来说,艺术手段可以用来拉开欣赏者与现实的距离,或者直接表达感情,来产生美。形象的说,艺术手段的美,填充了现实和作品的距 离,使欣赏者能够通过这段距离,体会到更多的美。艺术手段表达的过程的美,上文已经说过了。

 

下一节:美来自生活

文艺与美感心理学 一

题目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往往吓人的题目和术语解决的都是非常简单而基本的问题。而文艺心理学和美感心理学解决的问题,也是如此。为何人会觉得美?什 么样的事物让人觉得美?美的事物为什么存在或者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这些问题,能够对我们平时经常谈到的譬如小清新,小资,装逼,高雅,重口味之类的词语提 供直接的诠释。

 

谈论美的心理学,方向大致有两个,一是讨论人的美感本身,二是讨论美的创造者的心理。事实上,后者更为深入,了解不深,到现在为止只知道弗洛伊德研究过这个。对我们的生活意义不大,而我们真正应该关切的,应该是美感的心理学,弄清楚,美从何来,如何获得美等等问题。

 

美的来源

 

距离产生美

 

美的来源之一是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而距离并不仅仅指物理距离。总结起来,指的是,美的对象和现实的距离。

在 此我们定义的美的对象并不是某个现实世界的物体,而是经过美的修饰或承载了美后的事物。譬如我们欣赏一幅描绘野渡孤舟的画,野渡孤舟这个物体和场景本身并 不一定是美的,而这幅画是美的,那么美的对象就是经过画家描绘出来的野渡孤舟图,而不是那条船;同样的对于一首描绘古战场的诗,美的对象是诗,而不是古战 场。这是最简单的美的距离。而用来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修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手段。艺术手段的意义之一在于在真实世界和美的欣赏者之间创造距离。

 

我们经常会欣赏一些真实场景阴暗甚至恶心不堪的艺术作品,但我们仍然能产生美感。原因就在于作品和真实世界之间有距离。 譬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朱丽叶的惨死,若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无论他们之间有多么浪漫的故事,我们所能感到的,只有恐惧和血腥,但是经过莎士比亚的描绘。 朱丽叶的惨死这件事情本身仅仅成为了美的负载物,其血腥不堪的场景被剥离,我们所看到的,是在莎士比亚美妙的句子的描绘下,在一个浪漫的故事背景中的死 亡。朱丽叶的死本身所留下的唯一现实内容,就是她的死这个故事情节,而唯一现实的故事情节本身,就具有悲剧的美。换句话说,现实中丑的因素已经被完全剥 离,只留下了现实中的丑。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能够由艺术家将现实和我们拉开距离,尽量使我们对现实中的丑盲视。当然,我们看到此剧时当然会联想到阴 暗的墓室,但这个场景在情节之下已经不是重要的了,我们的焦点聚集在了语句的优美,悲剧的剧情,当然还有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帅和美上。而阴暗的墓室这个场 景,最后只能为悲剧的美起到增强的作用。

 

在绘画这个艺术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绘画,比文学作品更加接近于现实。但艺术家 们仍然能够将绘画中的现实内容拉开同欣赏者的距离,给我们带来美感。譬如熟知的达芬奇的自画像。无论达芬奇本人是帅哥还是丑男,见到达芬奇自画像的人无一 不会说这幅画真美。原因就在于达芬奇利用高超的艺术手段将他本身的容貌从现实拉开了距离。画像只有头部和胡子,胡子规则的卷曲等等因素,都使画像本身和达 芬奇的真实的脑袋有距离。我们看到这幅素描,不会去考究达芬奇的真人脑袋是不是一脸的老年斑,哪怕他一个星期没洗脸,也没有关系。但如果见到了真实的一个 星期没洗脸的达芬奇,我们估计会恶心阵阵了。而在美术史中,绘画的对象和绘画本身的距离的远近,形成了不同的美术风格。从一开始的古典画,到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以至于野兽派表现派抽象派等等,真实事物离绘画的距离越来越远。后印象主义过后,绘画中就基本没有多少现实的内 容了。艺术手段本身的美越来越凸显。事实上无论是哪个画派,只要是绘画,就将现实和作品拉开了距离,这是由绘画这种艺术手段本身所决定的。

 

然后,我们要来谈谈社会现实和距离对美的影响。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常常认为描绘古代的艺术是高雅和美的。其原因之一就是古代的社会生活和现代极大不同,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古代社会往往经过 了理想化的加工,其于现代的距离也自然是很大的。因此而产生了美。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我们会偏爱描绘古代的小说,电影,认为描绘古代内容的艺术有不同寻常的 美。

艺术作品对场景进行描述产生美。譬如贝多芬的月光描述月夜,维瓦尔第的四季描述四季的情 景,韦伯的邀舞描述舞会的场景,这些都是音乐的场景描述。我们会发现,在我们不知道维瓦尔第的春天是描述春天时感受到的美不如我们在欣赏时在大脑中想象春 天场景的而感受到的美。前者是纯粹的音乐美,而后者除了音乐美外,还有额外的美,这个美就来自于我们结合音乐对春天的想象,此时我们所“见到”的春天,是 格外的美好的。纯粹的音乐是美的,而当我们得知或者认为她是在描述某物并展开想象时,那种陡然增加的美,真是非常神奇的。除了描述场景,音乐向纯粹音乐的 方向发展,可以仅仅是描绘颜色,我们会说法国的印象派音乐充满了颜色,这些音乐很多都不刻意描述某一场景,只是听众欣赏起来会觉得仿佛是在描绘各种颜色, 这样同样会有美感。除了音乐,美术作品格外不同。因为音乐是无需依赖于对场景的描绘而存在的。而美术作品,或者说常规的作品,就是立足于对场景的描绘的。 而且经常美术作品中的场景并不一定很美,到了塞尚和后印象派画家,更是任何东西都能成为美的依附对象。这就是将场景与真实世界的距离大大的拉开了,欣赏的 难度也增大了,当然艺术手段也是涣然一新的。事实上,场景描述带来的美是复杂的,并非简单的距离产生美就能概括,当艺术手段的美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重时, 距离产生的美反而退而其次了。譬如纯粹的音乐的美,塞尚所追求的纯粹的颜色的美都是追求艺术手段本身的美的例子,这将在后面谈到。

 

 

总 结起来说,我们用艺术或欣赏手段将事物和现实拉开距离,这个距离由艺术手段和我们人本身的想象来填充,于是就产生了美。所谓欣赏的手段就是,同一个东西, 我们在欣赏时将其置于离现实有一段距离的位置欣赏,能够获得更多的美,这就是所谓,欣赏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或者说是再创造),将事物拉开和现实的距 离,并且产生美的这个过程,不是由艺术家,而是由欣赏者来完成。这就取决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将在后面提到。

 

移情产生美

 

这个说法来自于德国的美学家立普斯,什么是移情呢?移情有很多种形式,譬如人移情为审美对象,对象富有(体现)人的感情,审美对象体现人的感情等等。凡是在审美中调动了人的感情,均可认为是移情。移情来自德语的Einfühlung一词,用个英语短语或可以表达为”feel in”。意思可以理解为,人的感情要进入到美的对象中去。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因为人的感情本身并不美,但是当人的感情和某个对象结合,便产生了美。

比 较典型的事例是我们有时喜欢欣赏历史遗迹。大家都会喜欢那种破旧的遗迹,譬如损坏了没有修缮过的长城,破旧的古建筑等等。就是因为在欣赏时会产生移情作 用,会产生譬如“这段城楼矗立千年,目睹无数的灰飞烟灭,沧海桑田”之类的感情。这里人的感情移入历史遗迹,体会历史风云变幻的崇高美,就是一个移情的审 美过程。这也代表了一种欣赏的方式,是由人本身的情感特点决定的。有些人不具备或者这方面不甚敏感,便会产生譬如“不过是破房子,破墙”没什么看头的说 法。也有人非常敏感,会产生譬如某某伟人曾经在这条路上走过的情感体验。而对应于这种审美方式,便会有很多相应的景点,如海德堡黑格尔散步的“哲学家之 路”,各地无数的伟人故居。

此外,便是将人的感情植入事物,类似的诗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常说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存在,我们可以将事物画成人形,花朵动物掉泪等等。

 

最常出现在带情节文艺作品中的移情作用便是读者移情为书中角色。 这是带情节作品最最基本的美感来源。其次才是后面要谈到的语言美,场景美等等。当读者或者观众在阅读或欣赏小说,电影等作品时,会不由自主的移情为作品中 的角色,并体验情节的发展。小说的诙谐,悲剧美都通过情节和读者的体验得以体现。但不同的读者敏感度不同,有的读者会读的潸然泪下,而有的读者则喜以局外 第三者的角度欣赏作品。两种欣赏的方式,获得的美是完全不一样的。用体验的方式阅读的读者,更多的融入到了情节当中,最后按照作者的安排体验到了各种感 情,感受到了美;而用第三者的角度欣赏作品的读者,会更多的注重在“道理”的分析上,譬如作者的意图和文学技巧,以及优美的语言上。这些都不是移情作用带 来的美。许多文学作品的意图就是使读者进入情节,体验情节,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其实就构成了小说理论和技巧的一部分。作为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带入感的艺 术形式,电影,同样有很多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手段很多都利用了人最基本的心理原则,使观众产生移情体验,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移情的美的另一种方式是所谓作品表达感情。 这种感情的表达不是通过情节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譬如色彩,线条组合,旋律,节拍,和声等等来表达的。艺术作品表达感情,就会产生美。其实我们 可以将这种美和艺术作品描述场景产生的美这两种美进行对比。通过表达感情产生美是通过移情,而描写场景产生美是因为距离。我们听到音乐,有时会潸然泪下, 有时会激奋不已,有时会充满了欢乐;美术作品,电影作品都是如此。他们要么通过音调,色调,要么通过内容,情节来表达感情。场景描述,情感表达两者是同时 存在并相互依赖的。也就是说,同样的作品,对美的欣赏可以有很多的角度,因为很多种美是可以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的。而对这些美的发掘的程度,就取决于欣赏 者的审美能力了。同样的小说,有的人读完后悲伤不已,会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进入了书中,有的人读后引发了深思,认为只有他才看懂了小说,也有人对文笔措辞非 常注意,觉得这才是书的看点。事实上,这些美都是同时存在的,并不矛盾。很多欣赏者非常看重作品的感情,甚至认为作品无不在表达感情,因为艺术家创作时就 带有感情。所以有些时候会出现欣赏者刻意调动自己的感情欣赏作品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再创作,这一类欣赏者对移情产生的美的重视度极高,他们对这 种美的审美能力也极高,容易被打动。但我们通常认为,移情产生美的源头在于艺术家利用艺术手段表达感情而产生美,如果艺术家的作品并非为了表达感情,则说 明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美的构造不在于此,那么欣赏者用这个角度去欣赏,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这个问题会在后面讨论。

 

 

表达产生美

 

这 是一个特殊的美的来源,我们总结起来,发现描述场景和表达感情都能产生美。而艺术作品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对场景和感情的描述,很多艺术作品还表达其他的东 西。她们有时表达一个作者所认可,甚至不认可的道理,有时就是表达一个作者的审美观,有时就是传达概念等等。艺术作品通过某种手段表达以上所说到的某些东 西时,这个表达的过程带给了我们美。但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并且能够发现其表达的过程时,我们才能发现这个美。譬如当我面对莫奈所画的巨幅睡 莲,可以说是茫然的,莫奈的巨幅睡莲,他所想表达的东西已经超越了他平常所画的小幅画,他为何要如此构图?为何要选择这样的尺寸?为何要安排这样的展室? 这些都是有其目的的,若是不细细思考和感悟,是不可能完全发掘出这幅画的美的。要对这样的画作进行欣赏,我们还必须要了解莫奈对这幅画的言论,日记,信 件,才能了解他的意图所在。只有了解的他的意图所在,我们才能够试图去领悟,而欣赏者了解了其意图并且开始领悟时,欣赏者就感受到了美了。意图也许是简单 的,但一旦艺术家对其使用艺术手段进行表达了,美就出现了。这就是表达产生的美。我们挖掘红楼梦,就是在不断的挖掘曹雪芹想要表达的无比复杂的内容,其中 有男女之情,有处世道理,有那个时代的场景描绘,有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的描绘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有赖于曹雪芹的高超艺术手段表达出来,而我们欣赏 者所要做的,就是试图去领悟曹雪芹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美。简爱所传递出来的哲理,一旦总结出来,大家都懂,但如果亲自阅读简爱这本书, 我们便能体会到小说艺术的美,这就意味着美的来源并不是那多么多么深刻的哲理,而是表达的过程,而是表达本身。

 

(未完待续)下两节:艺术手段本身的美,美来自生活

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其切换的途径

人的精神状态

首先我们应该确认什么是人的精神状态。我这里的精神状态,和一般所说的不尽相同。和精神状态低下,精神状态不好等词句中的精神状态亦不同。我所说的精神状态,包括人当前的精神世界专注的方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习惯以及内部思维习惯。我们有时把我所说的精神状态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譬如,有两个在同一个导师门下搞科研的博士,一个精神世界专注于学术问题,每天思考的问题是学术问题,不为美景,娱乐甚至美女等事物所动,并且大脑不断的思考和学术相关的内容,产生新的思维点和思维成果;另一个精神世界专注于自己和女友的爱情,每天思考着如何和自己的女友改善关系,关心女友的一举一动,大脑的思维重心也是如何取悦自己的女友等等。这就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我们说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悲观等等,也是说的精神状态的区别,只是比较的方面比较大略而已。我们有时说某人“很理性”,说某人“很感性,很浪漫”等等,也是说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个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的控制能力,我认为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

人有多种精神状态

必须强调,人的精神状态是可以有很多种的,不能说某人一定“理性”,我们也不能用我们认为的“某人一直很乐观”来推断某人不会跳楼。某人忽然热心于学术,疏远了自己的女友,我们也不应该感到惊讶。人的精神状态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状态倾向,这乃是内在的超我决定的,这个精神状态的倾向,是各人深层次精神世界的特质,来源于对自己父母精神状态的习得,或者对自己心中崇拜的某人的精神状态的习得,总结起来说,就是自己最为满意的精神状态的特点的总和构成了这个人的精神状态的倾向。

但是事实上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体现”的精神状态不同。是不是对不同的情境,我们的内心都相应的有自认为理想的精神状态呢?我们回到家中,会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的乖顺异常;在学校里,我们可能非常活跃。这种外在的精神状态是有目的性的,你看到的某人的精神状态,其实并非某人内心的精神状态而是他希望你看到的并为此而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说,精神状态的内在和外在,是不同的,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每个人的内心,而本文主要讨论的,乃是内心的精神状态,而并非外在的。但是因为外在内在的精神状态其实也能相互转换,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人的精神状态可以转换

人可以有很多种精神状态,那么他们之间的转换当然也是必然的。人的精神状态的转换无疑是重要的,它能影响人的情绪,判断力,思维能力等等。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熟练而有效的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控制,那么自杀,为情所困,所恼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而如果对自己精神状态的控制力差,放任其运作,那么精神世界必会滑向崩溃的边缘。

如果能够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切换,那么就能够使自己的心灵应付各种情景,形成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

要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无非是内部的心理运作改变,或者通过外部世界改变。而前者可以说是困难的,但是也是最为关键的,你需要找到恰当的暗示方法,暗示内容,找到自己精神状态出现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内心的调节方法因为完全不受社会道德,伦理,法律的约束,所以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说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但是其内容阴暗,恶劣,这种方法,不足为外人道。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外部世界的影响以为配合。

而利用外部环境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改变的方法,或者说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导致自己精神状态的改变,则大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外部环境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他们会默默的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反而言之,我么也能有意的利用他们来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这两者,其实是一样的。

对外部事物的感知

那么既然要讨论外部环境对精神状态的影响,那么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外部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精神的,或者说,我们的精神是如何感知外部环境的。

简单的说,大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有意识的,如果环境到位,自我是难以控制起引起改变的威力的。

我们在感觉外部世界时,无非是看、听、接触、闻。味觉我们不讨论。外部世界能够被我们感觉到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气味的因子,无时无刻不是包围在我们的感官的周围。当窗外在放音乐影响你的睡眠质量时,没人能做到“不听”。当你睁开双眼,你无法做到“不看”。外部世界的感觉因子被我们感知到,是无条件,无时间限制的。唯一可能被我们忽略掉的感觉,就是当我们在睡眠时的感觉,但我们不讨论睡眠时的感觉问题。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否“认真”的在看或听,我们无时无刻的不在听着,或看着。我们或许认真的在嘈杂的声音中辨别我们想听到的声音,我们或许在努力的盯着泳池中的美女,但是其他的声音和泳池中的其他人,都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被我们感知到了。

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外部世界感觉的构成,还有很多因素是我们能够感觉到但无法清楚的说出其内容的,比如:仪态,色彩的组合等等。当我们见到一个美女走过来,我们会说,她的姿势很优雅,但是我们无法道明为何她的姿势优雅。我们看到一个图案或色彩的组合,我们会说这个图案或色彩的组合非常的“凄凉”“热情”,但我们无法道明为什么会凄凉和热情。感觉的因子以一定的组合传入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就会在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影响和印像。我们对一个大厅中的某一个物件(的形状色彩等等,而非摆放的位置)非常熟悉,一旦我们走入这个大厅,我们就能自然而然的极快的找到它。我们在盯着泳池中的美女欣赏时,一旦在视野范围内,哪怕是边缘,有人溺水,或者有不正常的事情发生,我们就能马上发现并且开始关注。这也是因为大脑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处理这些信息。这些我们自己没有发觉但确实在起作用的效果,我们有时候称之为第六感。

总之,人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人的感官传来的各种信息,人甚至无法意识到这种处理过程的存在。

外部事物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多种外部影响方式,而艺术应该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如果因为审美经验问题不能对艺术进行有效的欣赏,那就只能借助于美景,响度大的声音之类的元素。

当你在阳光明媚的河畔森林中漫步,同时鸟声此起彼伏的时候,很难再有“理性”的人不被打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思考严肃的,冰冷的问题吗?人们常说旅行让人忘却烦恼,就是因为旅行过程中强大的美景的信息传入,使人的注意力完全不受控制的转移到了美景上来,注意力的转移改变了人的精神状态关注的方向,人的精神状态因此而改变。

当阅读完简爱,貌陋的人很可能就会乐观了起来。更加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人开始阅读励志书籍。励志书籍企图在精神状态涉及的三个方面都进行影响,从而改变你的精神状态。好的励志书籍往往就能够成功的做到这一点。譬如士兵突击,就能让一个吊儿郎当的人开始认真的对待生活。

当你抑郁难当时听到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你甚至会掉下眼泪。而振奋人心的瓦格纳,贝多芬,则能让你燃起对抗命运的希望。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精神状态,人格都焕然一新了。

人的精神状态也很容易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体会体现出来,当人心情开朗时阅读红楼梦,我们

会专注于书中浪漫的爱情故事。当我们心情抑郁时阅读红楼梦,我们会更加专注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外部世界的事物,就能够毫无阻拦的控制我们的精神状态,只要方式得体,内容恰当。

如果书籍不能使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改变,那是因为他抗拒主动的进入书的世界中,书的信息需要人主动的撷取,所以书籍对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变,或者因为读者抗拒投入而效果甚微,或者因为读者积极主动的投入书中而效果巨大。如果是前者,则可以使用对主动性要求更低的方式:声音或者图像,可以是有声读物,可以是访谈。或者电影,连环画。好的电影和书籍,能够即能轻而易举的将观众拉入作品中也能对观众的精神状态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这样的手段仍然无法起到作用,那就利用现实,用现实的真切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这其实就过渡到了我们的下一个话题,社会对人的影响:

外部社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外部社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则毋宁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极大,因为人的很多层次的需求只有通过和另一个人的交往才能得到满足。而两人之间的精神状态的影响,或许通过爱,或许通过个人崇拜,通过其他一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因为爱和人的本性联系最为紧密,其需求层次很低,爱的联系的动荡导致的精神状态的改变也最为剧烈。故古往今来,几乎没有谁能够逃过爱情对精神世界的影响,跳楼的喝药的割腕的均有之。

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着的。人必须屈从社会的观念,或者屈从于当前群体的观念。

文革时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陷入了精神的泥潭。没有任何人的精神世界能够抵御外部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有些大学生入伍的同学在学校里对荣誉、党、军人之类的很不以为然,而在入伍后一年,则观念大变,重视荣誉,坚决的拥护党等等。原因乃是军队中凡事均以以上三点为出发点,刚入伍的新兵对这些亦不以为然,但碍于规定,必须按照要求来做,于是他们的外部精神状态表现的符合部队要求,而内心则不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当凡事均以此三点为出发点时,新兵们做事情均“认真”,于是乎长此以往,本来仅仅是外部的精神状态同化进入了内部精神状态,人的精神世界也就完全改变了。在军队中,许多平日都觉得匪夷所思的行为,均被认真的执行,因为这些行为占据了士兵们很大一部分生活,如果不为之找出意义并认真的去执行,那么士兵价值实现需求得不到满足。只有认真的去做这些属于士兵的事情,其价值实现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从而其“认真”也使得其原本的外部精神状态同化进入了内部。

再将入伍当兵的事例一般化,当一个人归入某个群体中,人为了从群体的生活中得到群体的爱(或者不恰当的说得到群居本能的满足),则必须与群体的行为习惯,关注方向一致,最终自己的心理状态趋于和群体一致。通过群体对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同化,是非常具有控制力的精神状态转换手段。

而很多群体为了突出自己群体的独特性以及对某些群体的行为特征进行强化,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仪式,仪式使群体的行为更加显得“认真”“合理”,对群体中成员的精神状态同化作用更大。

结论

人面对各种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的影响是无能为力的,外界的影响无法为个人所能抗拒,当外界的影响强施加于个人时,我们就只能凭借内心来抗拒。反之,我们也可以刻意利用外界的影响来施加于自身,配合我们内部心理的运作来控制精神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情商就可以认为是很高的了

春天骚文一篇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骚起来了

应该是这个春天,当生命从土地里,树干中钻出来的时候。当蒲公英扑面而来的时候。

每天都要骑车经过那个小小的公园,冬天里不觉得那个公园有什么,万物凋零,看起来就是几棵树而已。但是万万没想到到了春天能有如此之大的变化。不知是某哪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喝完咖啡精神抖擞地骑着车去地铁站。正是郁金香和樱花盛开的时候,每家每户花园里的郁金香都正在不遗余力的开着,樱花和紫玉兰更是开得绚烂无比,春天温暖的阳光和带着花香的微风着实让人神清气爽,我不禁放慢了车速,几乎不想往前再骑一步了…

正骑到了公园的入口处,猛然发现,原来公园的树木已经茂密到了这个程度,还有不知名的藤蔓缠满了树干,阳光漏过树缝洒在地上,树上,都是绿的,而且是闪闪发光的绿!一缕一缕的阳光洒在我身上,一时间几乎误以为自己进入了茂密的森林了。一骑入公园,我便被一股子树的气味包围起来,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的叽叽喳喳,我确乎是进了森林了。迎着光线,我才发现我四周的空气中漂浮着一丝丝白色小东西,环顾一下,原来整个公园里的空气都被这些小东西占领了。除了柳絮和蒲公英,还有什么能让人如此的销魂和闹心的呢?她们无孔不入,钻进衣领,粘在发梢,用手一挥,她们便愈发淘气起来。春天,这就是令人又爱又恨,心神不宁的春天啊!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何谓“诗意”,无奈我对此一窍不通,只能作罢。

若是最近的雨天,公园则是另外一番味道了,湿漉漉的林木,生机勃发,我几乎能看到树叶在抽芽,藤蔓在努力的扯着她们那纤细的身条。公园里的木桥乍一看去,仿佛莫奈笔下的日本桥,弯在无数的植物中。我似乎理解了莫奈为什么能对着日本桥画那么多画了,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景致各异。我的自行车每转过一个弯来,便又是一派新的景象,无穷无尽的,各个层次的绿色,满世界的绿色。原本讨厌雨天的我,竟也每天期待着路过公园的那一段路了。

我从未想过有必要用语言描述这些精致和心情,仿佛语言天生就是为了解释和阐述问题的。运用美的语言来记录心情和静物,或许只是文学家们做的事情吧。从我开始写博客起,博客便是为了记录思想而写的了。

那么,记录我观察和体会到的美,不是应该也成为博客的一大任务吗?

很遗憾我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很好的记录,对美的景象和美的体验的记录,便是散文和诗歌,以至于小说的任务了。对此三种文体,我可谓是连欣赏都费劲,就别提为己所用了。

今后,还应多加练习

SDC11930

日志还是水一点比较好1

很久不写日志,并非我思维停滞了,乃是因为德国这鬼地方过于舒适,以至于使我的思维绵软,如同陷入温柔富贵之乡,难以专注的深入思考问题了。这还不是问题所在,最近我居然想起来要读诗歌,而且妄图想要写小说了!我最近才知道为什么世界上为什么要有诗歌和散文之类的文体,因为某些感觉根本就是单反之类的设备无法记录的!连自己亲自体会都无法充分的描述,更何况区区CCD?只有依靠相对表现能力略强的语言了,当然画笔也可以,只是我能力无法达到而已。

所以我觉得可以放弃系统整理出我所想到的东西的努力了,最近无数的问题都曾经过过我的头脑,但居然一个都没能抓住!我必须尽力记下来哪怕一点一滴,哪怕一丢丢的思考成果,若是一定要等到瓜熟蒂落,那万一只开花不结果,那岂不是亏大了?

二来我最近亦觉得,将自己所想条分缕析一一道来,妄图构建一个严丝合缝的体系,是很困难,也是没有必要的。你再怎么样,又如何比得上曾经就同样的问题思考过一辈子的大师们呢?当然在逻辑上完善自己的价值观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若是想要拿着些不成熟的东西来构建,则是不可能的,更别想着有多少人会尽力理解,甚至于完全接受我的文章的观点。那如此说来,写那么多字仅仅是看起来壮观而已,对于观众,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那又有何用呢?

一篇文章若是要兼顾有益和取悦于观众和尽可能完整的记录自己的思想,    

那将是不可能的。思考,并且能够得出成果是有乐趣的,对任何人都是如此,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热衷于思考,若是有什么东西能够引导人进行思考并且得出一些成果,那便是有意义的东西了。大家也乐于见到这样的东西:毫不费力的就能带领你进入思维的世界,在不费人心神的情况下让你享受到思维的乐趣。我想,这便是“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文章深得人心的原因了。并非仅仅如此,平日我们看一些个动画短片,一幅简单的漫画,一些个“意味深长”的场景等。均有这样的感觉:“余味无穷”“有深度”“含义丰富”“意境深远””启迪心智“等等。其实,就是唤起你主动地思考的欲望,其实很多问题你已经思考过了,但是并未总结起来,一旦看到类似的问题,你遍似曾相识,却又难以把握其实质,让人思来想去,这种余味无穷,思维飘渺的状态,很受青睐。这毋宁说是一种艺术吧。

不知何时起,流行起了”随笔“,大家都说喜欢读”随笔“。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比起长篇大论的哲学书籍来,随笔最方便不过了,几百字,精要的描述一个问题,将作者的key point带出。读者一读,便陷入沉思。原来读过的梁实秋的一些个文章,便是如此,周国平的一些文章就更是如此了。

我们说某个小说写得好,为什么?一大理由就是有深度。何谓有深度?无非就是在阐述了一些作者的观点的同时让你陷入思考嘛,当然阐述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让你看出来,或者是直接阐述,譬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那种,这种当然读者是很反感的。或者是红楼梦这种,间接的通过情节之类的表达之。

读到那些个文章,总觉得作者挖掘得不够深入,而自己又想了很多。其实完全不必认为作者不行,因为作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就像那本勒邦的《乌合之众》,纯粹就是描述现象的,但也能成为名著,因为人家提出了问题啊,不是一直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难吗?此言不谬啊,你若是能用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那便是成功了

当然,这样的说法,可以认为是能力有限,不得已而产生的自欺之文,咱写不出有章有节的大文章,写个随笔还是可以的嘛

这便是第一篇水文了

慕尼黑的一些图

何谓爱,何谓情,我的爱情观第四篇

何谓爱,何谓情

前言

本文旨在讨论爱情为何物,对爱情进行探讨,我并不是泛性论者,不如弗洛伊德所见,认为爱情源自于性欲。性和爱的关系非常复杂,有很多问题都是生理问题,无法深究,本文不对此深入讨论,仅认为,爱是对美的欣赏。至于这个“美”是何物,则相当复杂了,这个美和性相关,和欣赏者的个人品味有关,但为了进行较表层讨论的方便,一律将它们抽象成“美”。而情又是何物呢?情,必然是和人相关的东西了,在我看来,情就是人在对美的追求和力求占有的过程中的人的感受。

何谓爱

爱到底是何物,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对爱进行深究。我认为,爱是对美的欣赏。如此一来,爱和喜欢岂不是有所混淆了?喜欢不是也是对美的欣赏吗?其实我们平时说的和喜欢不一样的爱,是指爱情,而不是单纯的爱,只有当情介入时,喜欢就蜕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爱。也就是说,本文中的爱和常说的喜欢,是一个意思。但为了方便讨论,爱就是喜欢,就是对美的欣赏。
进一步讨论开来,何谓美?何谓欣赏呢?
最最常见的美便是容貌的美了。有人声称,有研究表明,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图像匹配,发现原来最美的人的五官特征,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五官特征,对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原来最平凡的长相就是美啊。其实这是一种停留在表象上的简单归纳。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原本就是通过观察身边的人以及人类大脑中固定的审美,人的五官原本就是按最美的形式生长,只是因为各人基因略有差异而又不同,人通过观察身边的人综合以固有的审美产生的审美观,自然是认为大部分人都具有的特征是美的。而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同时具有大部分人都有的五官特征,导致了人有美丑之分。
而事实上即便是最常见的容貌的美,也无标准。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像有人认为印象派的绘画乱七八糟,不觉得好看(比如我爸)有人却认为印象派的绘画多么多么美,更有人觉得抽象派的画野兽派的画也很美。其实无所谓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就不美,美在于个人的体会。也就是说,虽然野兽派的画法并不符合常规的审美观,但仍然有人能够觉得他美,而有些画每个人都会觉得美,常规的审美观是由我们面对的社会和我们大脑固定的生理结构决定的,但这不意味着其他的审美观无法树立,对美的欣赏是可以培养的,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道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审美观的转变不需要主动培养而是会被动的发生,这是在下文将会讨论到的问题。
美,存在于许多形式中,蕴含在一个人内的美,也是形式多样的。除了上文述及的外貌的美,包括人的五官,身材,人的姿势,一举一动;人的神情,一颦一笑;人的声音,有柔有硬;人的眼睛,或灵动或深沉。这些都是美的构件。用有点马赫主义的意思的话说,美其实是感觉的复合。我们说张曼玉身着旗袍曼妙的身段和优雅的姿态是美,但有人会说,我注意的是张曼玉的五官而不是她的身段和姿态。其实不然,人的感觉,一部分是主动去感受的,一部分是被动接受感觉的。观看者为张曼玉的五官和发型所动,声称并没有注意她的身材,事实上当张曼玉的身材和姿势进入你的视野,即便你没有用意识去注意,潜意识下这种美已经被你的大脑接受并体会到了。这些是不需要经过你的主动注意的。这种潜在的对美的感觉,也是对美的感觉的途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这在下文也将论及。
如此,何谓欣赏呢?欣赏,则是主动的让自己去感觉美。也就是说,你感觉到某一个人的复合的美后,得到了快乐,从而为了得到更多的快乐而主动的去感觉这个美,这就是欣赏了。我们为了欣赏美,欣赏另外一个人的美,会有很多的途径。也可以反过来说,美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的感官有许许多多的途径。人的感官,耳朵听,眼睛看,皮肤接触,鼻子闻,最后经过大脑对感觉进行复合和处理,都是获取美的途径。我们为了获得美,也无非是通过这些途径。
我们会听歌曲来体会优美的嗓音,爱情麻辣烫中的第一个男主角喜欢听自己喜欢的女同学的声音,我们和自己喜欢的人打电话,也是在体会这种美。
我们会通过眼睛体会,图片,视频。
我们喜欢如凝脂的肌肤。
我们喜欢恋人身上的味道。
我们还喜欢在与恋人交谈时,欣赏对方谈话中透露出来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
而且美的欣赏的客体,也就是散发出美的人,为了更多的散发出美传递出美,也会想尽办法。于是乎要化妆,要擦香水,要学会优雅的仪态,还要知道如何摆pose,还要知道如何措辞,运用礼节。这些,都是为了能使自己散发出更多的美。
当如上文所示的美产生了,并被我们的感官捕捉到并由此得到了快乐,我们就开始主动的去体会和接近这个美,这就是对美的欣赏,就是爱了。

何谓情

谈罢爱,我们来谈情。情是和人有关的问题,光有爱不一定有爱情,如果有了情,那就有爱情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欢”和“爱”的区别。
情,是一个有心理学含义的问题,在我看来包括这几个方面:1、对爱的追求和占有。2、对个人的其他相关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说,情其实就个人心理的满足。这其实无异于废话,情是人的心理现象,既然是人的心理现象那当然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区别在于,不同的心理现象满足的心理需求不一样。
那么情是为了满足哪些心理需求呢?这当然是繁复异常的了,在情的驱动下产生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相应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是性相关的心理需求,一方面是美相关的心理需求,这个划分当然比较粗陋了,因为这两者是有其交集的。性方面的心理需求的满足,虽然确实在爱情中有很大的比例,但本文无意进行过多的讨论,本文专注于讨论美的方面的心理需求。也就是我在上文提到的对美的追求和占有。
每个人都有这个需求,那就是占有自己所爱的东西,如果对于艺术品,那是物理上的占有,但是对于自己所爱的人,如何满足占有的心理需求就非常复杂了。我们经常说,精神上的占有和肉体上的占有,其实这两者的区分亦不明确。肉体上的占有,顾名思义,众所周知。占有,要有持续性,你不能说你和人家一夜情你就是占有人家的肉体了,有没有第二次第三次?那么,如果能够长久的占有肉体,那这是不是要建立在精神的占领之上呢?显然如此。
精神的占领,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如何才算是占有了自己所爱之人的精神抑或心灵?这就是要通过贯穿在两个人之间的社会性交流来判断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也就是信息的交流了,方式是多样的。我们通过与自己所爱的人交流信息,来确认这种占有。每一条短信,每一个电话,每一次试探性的牵手,每一个眼神,都在传递着相关的信息。我们将这种占有的感觉,经常说成“在乎” “爱” “关心”等等。可以发现,占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对方的占有和对对方的欣赏,其实是穿插的。当你向你所爱之人拨出电话,你期待听到她的声音,这是一种对对方欣赏的期待,就像藏着一件古董,迫不及待的想取出来看一样。而对方的回应,就是一种你是否占有她的信息,如果电话才响了一声,对方就欢快的接听了,你便确认了这种占有,如果电话一直在响,对方还是拒接,这便是意味着你没有占有了。很多相关的信号都用来对此进行解读,譬如,回复短信是否快速,回复短信的长度,是否在其他人面前承认你们的关系,等等。这些信号,都用来确认是否占有。就在这你来我往的信息传递中,恋人们一次一次不厌其烦的享受着占有的快乐和幸福。
其次就是其他心理需求的满足了,前几天love板有贴,一男生追求一女生若干久而不放弃,虽然女生反复拒绝其表白。但此女生有意思的是接受了男生一直以来的大量物质馈赠。有人问这个男的甚傻,女方明明拒绝表白,为何还要一直投入呢。这里面的缘故,一来是虽然女生明确拒绝表白,但仍然接受礼物,使男生产生对女生的占有感,在恋爱中的人,其心理压抑能力薄弱,如同梦境,会自动忽视、轻视甚至忘记自己不希望的的信号,而重视或仅仅看到自己希望的信号。女生拒绝男生表白这一信号被男生忽视了,而接受其礼物这一信号却被放大,使男生一直有占有感。其次,对女生馈赠礼物后,无论女生作何反应,男方都会自居为女方代其产生感动和幸福,男生馈赠女生以礼物,享受的便是这个自认为的感动和幸福。当然如果女方明确的体现出高兴的神色和语气,那当然好了,如果没有,也不要紧,男生完全可以自居之。但前提在于,女生要接受这个礼物。除了这种自居产生的感动,还有譬如在朋友面前的显摆之类的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可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一一列举,爱情可以不同程度的满足那些需求。
 
以上谈及的,都是“情”。恋爱中的人因为这个情,导致体内胺类分泌大增,进而情绪激动,倍感幸福。人的丘脑部分,便是产生爱的幸福感的部位了,无论是对方的反应还是自己的臆想,都能发“情”,促使多巴胺和其他激素在丘脑分泌。热恋中的人,便是因为这种激素的缘故。激素的分泌水平,也由当前的情绪影响,分泌的过程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也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这个过程取决于人的情绪和个人的生理特征。当激素分泌旺盛,情绪波动之时,人的行为和心理便越来越少的受到压抑,能做平静时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有此产生的神经质和疯狂,源头便在于上文所述及的“情”。
 

谈异地恋

一直以来,异地恋便不被看好,这当然是有其原因的。异地恋之所以难以维系,原因很多,本文来谈谈异地恋无法维系和能够维系的原因和条件。
 

异地恋无法维系之原因

爱情要维系,如上文所述,要有两样,一是要有爱,一是要有情。有了爱和情,爱情便得以维系下去。
 
异地恋难以维系爱的深度,在于信息的不通达。爱是对对方的美的欣赏,因而需要建立美的传输通道。异地恋的传输通道仅有两种,声音和文字。也就是说,两方要通过声音和文字来体现自己的美的所在,如此一来要能够继续维系过去的水平就困难了。其实对方的美在自己头脑中的维系,除了与对方的信息交流之外,也来自于自己的臆想,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的其他某个人,和其本人有出入。也就是说,通过自己在头脑中对对方的美的臆想,加上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我们头脑中的对方的美在动态的变化着。自己对对方的爱也在动态的变动,而这种变动,大部分来自于臆想,因为由对方传输的信息不多。当头脑中的对方的美在臆想和少量的信息传输下越来越淡,以至于低于现实中自己身边另外某人的美的程度时,移情别恋便发生了。但不要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异地恋发生之前因为爱的作用产生的头脑中的爱人的美,程度很深,要在异地恋的过程中慢慢淡化,亦非易事。以至于爱的深切的,若干年不见面不通信,这种美依然坚不可摧,这种爱仍然得以保留。
 
第二个原因在于情,没有一个对象,沟通的渠道变少,情也会变淡。虽然通过书信,短信或电话的交流仍然能够确认精神上的占有,也能满足一些心理需求,但是这些都不及当面来得好。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异地恋的情的维系,比爱的维系更加稳固一些,爱的变淡,也会影响到丘脑中激素的分泌水平,进而影响到情的维系了。当丧失激情后,异地恋的破裂,也就不远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性,性,非爱,亦非情。性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但是有人要问,我们大学生年纪轻轻,并不曾有性啊。其实性并非一定要正儿八经的做爱,一次触摸,一次拥抱,一个吻,都是性的满足。性其实就是通过皮肤的接触实现的,性满足的程度,仅在于不同区域皮肤的敏感度不同而已,但只要进行了皮肤的接触,就能不同程度的满足性的需要。而异地恋,性的需求的满足就完全得不到了。其实,这才是异地恋难以维系的最大的方面。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难上加难。
 

异地恋得以维系之条件

异地恋要如何才能维系呢?仍然从爱,情,性三方面入手,即可分析出来了。
 
异地恋首先要能够将头脑中的恋人的美进行稳固,要合适地进行臆想,之所以要合适的,是因为臆想过头,带到真正见面的时候,发现真人和臆想的形象相差甚远,也免不了要分手。其实要拓展各种交流渠道,短信和即时通信,可以说是最最有限的渠道了,因为字数少而且都是宋体。要积极的打电话,写信。写信,传递的信息量大,而且手写体也能传递美。而打电话,除了字符的信息,声音也是一种信息。无论如何,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如果美的信息传递充分,并假以合适的臆想,头脑中的恋人的美的形象也能非常的牢固了。
 
其次要情,要让对方产生占有感,使对方发现自己对她的关心和在乎。方式多样,譬如多说爱你,多说想你,对关心对方,便是了。让对方产生占有感,才能维系对方对你的感情。另外就是其他的心理需求的满足,那就是涉及到写信电话中的方方面面了,一直以来都说“要让男人觉得他们是男人”,就是此理了。让男人觉得是男人,就是让男人满足自己的一种心理需求。另外还有许多心理需求,不一一论及了。
 
对于性,这可谓是异地恋的瓶颈所在了,之所以异地恋会破裂,往往是男/女方忍受不住,在其他人的诱惑下接受了其他人对其的性的满足。而我们又存在一个误区,仿佛两方之间有性的满足了,便要恋爱,也就是说,异地时如果和本地的其他人相互之间产生了性的满足,便认为异地恋只能破裂。其实性和爱情是可以分开的,但这在当前社会,不符合伦理道德,是以造成了矛盾。如果能够有另一条满足性需求的途径,那么异地恋的问题可以说解决了一半。但这在当前的中国不太现实,因此唯有靠自己的毅力才能办到了。
 
 

谈同性恋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等

同性恋是怎么来的呢,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有力比多灌注等等。但这都是过于抽象的,稍微具象的说,同性恋其实也是爱和情,并无二致。那么,为何会产生如此深切的爱,以至于能够突破伦理的压抑呢?除了本人生理的原因,还有就是对方的美已经在自己心中树立起来了,而且身边其他的异形都无法超越这种美,而且自己也更能在对方身上得到占有感等。
 
所谓生理的原因,那就是和同性的皮肤接触是否能产生性的满足的问题了,各人不同,这可以说也是最大的一个方面。这里面但就触觉来讲,其实和异性并无大区别,真正阻碍同性之间产生性满足的是心理问题。但是这个心理问题却又和各人大脑的生理情况有关。生理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和一个同性生活,极少见外人,两人相处数年,长大了,必然会发展为同性恋。我是支持这种观点的,如果两人之间美的传输如此通达,对对方的美的了解如此彻底,而没有更好的性需求的满足方式,那么同性恋就是必然的了。
 
长时间的相处,能够让美不可避免的相互通达的传输。长时间的交流和观察,能够让你更加彻底的了解其他人的美。长时间的交流和观察,也能让你被动的欣赏到对方的美,爱也就由此产生了。日久生情,便是此理。
 
由此我们得以讨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问题。之所以自己的恋人在自己眼里是那么的美,虽然旁人看来并不怎么样,原因就在于恋人之间美的传输更加通达而彻底,对对方的美的认识和欣赏也更加到位,所以比起其他人来更加认为自己的恋人是美的。
 

结语

本文先是对爱和情进行了分析,随后将异地恋,同性恋等现象作为实例进行了分析。本文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有大量实例支撑,应当已经相当完备。若能助恋爱中的人一臂之力,参考一二,我也就很满足了,若能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大彻大悟,那更是求之不得的了。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 ALiustein独创,转载请注明

群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

群体心理的精神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对群体心理学的创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解释和澄清。然后对群体心理各个方面的外在特征结合实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分析,特别的强调了领袖,暗示对群体心理的影响,并基于暗示分析了群体的心理结构。最后结合弗洛伊德的分析,我们将群体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与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比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关键词:暗示,领袖,暗示感受性,力比多,催眠

群体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群体心理学是由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开创的。之所以要在“心理学家”几个字上加引号,是因为勒庞其实并非一个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家,勒庞的兴趣广泛,在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而群体心理学的开创之作《乌合之众》只是勒庞基于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历史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来的一本书。整本书没有设计到深入的心理分析,也没有任何心理学的术语。很容易看出这本书出于一个非专业人员之手[1]。而当读者看到书中的条目的时候,一定会有这么一个感觉:这些东西我也知道啊。其实这本书只不过是勒庞用他强大的系统思维将涉及群体心理的现象进行了一次大总结而已。勒庞系统的提出了群体心理学的许多大问题,就是这些问题,指引后人深入挖掘探讨,发展出来群体心理学这个新的领域。

在勒庞之后还有很多专业的心理学家对《乌合之众》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弗洛伊德的研究了。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群体心理与自我的分析》中针对勒庞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将精神分析学运用到群体心理学中来,同样也能对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概念的澄清

群体与团体,暗示

在继续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之前我们必须对概念进行明确,即何谓群体?群体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但这不足以说明这是一个群体,一个实验室中各个成员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任务。这算不算群体呢?当然不算,我们所说的群体这中人聚集形成的单位,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要有暗示的存在。

暗示,这将是在下文中要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暗示其实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暗示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人与人直接暗示可以用普通的语言,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比如希特勒在他的拥护者中做的慷慨激昂的演讲,就是普通语言和肢体语言并重的。人的眼神,语音语调等等都能进行暗示。除此之外,也有间接的暗示,比如当某事发生时,一群人中的某个人对其的反应也能成为对其他人暗示。简而言之,暗示就是一个人对其他个人或一群人的信息传递。暗示应该是要贯穿在整个群体中的,是维持一个群体不至于解散的基本行为。

继续前一段的讨论,一个团体可以没有暗示,比如微软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开发一个软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没有任何暗示存在,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人员聚在一起的这个事实导致他们成为一个群体的可能性。当比尔盖茨说从今往后微软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80%时。这个信息对这个人群的传递使这些人形成了一个群体。要想让这个群体继续存在下去,必须要有新的暗示出现来对群体进行驱动。如果这时候一个人站起来说我们辞职吧,或者说罢工吧。一个群体就将真正形成了,因为听到这句话的群体里的人必须对其作出反应。如果是支持其罢工建议的反应,这个反应又将成为间接的暗示继续驱动这个群体。

至此,读者应该能够对群体作出很好的辨别了。

群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不是一个领域的。也有把群体心理学归入社会心理学的,但从本质来说,并不属于一个领域。现在群体心理学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还不能正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关键在于研究者们只能观察群体而不能用群体进行实验,因为群体是不可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个人本身,而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一群人这个整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的内容也差异极大。

群体的心理结构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群体心理的研究对象是群体,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

群体的心理结构在前文中已略有涉及,那就是群体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由暗示驱动而存在下去的一个单位。所谓的暗示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在上文提到了,在此不再赘述这个问题。

暗示的驱动

暗示是驱动群体继续存在下去的动力所在,而它可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领袖的暗示,一个是存在于群体内部的暗示。我们不得不把群体分割成两个部分,一是领袖,一是群体的成员。而一个群体到底需不需要一个领袖,也就是说没有领袖群体是否还能成为群体。整个问题基于我们对领袖的定义。

领袖和其暗示

领袖对于群体来说,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暗示,而其提供的暗示感受性的强弱,提供暗示的频繁度决定了领袖是否能成为领袖。

首先,一个基本的条件是领袖要能对群体的所有成员进行暗示,而不是对群体中的某一个,当然如果领袖能通过某个人对群体的所有成员进行暗示,也算是具有这个条件的。这个时候就要问了,希特勒通过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对群体——整个德国人民进行信息的传递,那么到底领袖是希特勒还是戈培尔呢?之所以每个人都会说是希特勒,是因为虽然希特勒和戈培尔都能向整个群体进行暗示,但是群体的成员会认为暗示来源是希特勒而不是戈培尔。

另外,暗示的感受性强弱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是领袖,一个推销人员面对一群人进行推销,如果推销得当,暗示感受性强,充分应用其语言和感染能力,可能能使整个群体都购买他的产品,他就是领袖。如果这个推销员只是走上去不冷不热的推销,而技巧生涩,毫无感染力,那其暗示对整个群体基本上不起作用,他也就不能成为领袖了。

其次,暗示的频繁度也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为领袖。比如前文提到的微软要大幅降薪,一个人站出来说建议罢工,即便他是整个人群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是部门经理,如果他不进行继续的暗示,只是提出一个建议的话,那么也不能成为领袖,相反的,如果有一个他的下属对降薪愤慨不已,站出来慷慨激昂的鼓动大家罢工,那么这个群体的领袖就成了这个人而不是那个部门经理。当然如果部门经理能够如此慷慨激昂的鼓动罢工,那无疑效果更好,对群体的控制力更强。

内部的结构和其暗示

另外一种暗示是在群体内部相互感受的暗示,这种暗示不能对整个群体作用,而只能对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或者对群体中的某一个人作用。这种暗示同样的能驱动群体的存在。群体中个体的相互暗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直接的语言,而是行为和对领袖暗示的反应。或者仅仅对外界信息传入的反应。当微软的员工们接到薪水降低的消息后,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反应。可能某A听说后暴跳如雷,大骂不止,说要罢工。这个反应被BC看到后,BC二人原本愤慨的心理再受到A的反应的刺激,BC二人很可能按捺不住愤怒,两个人也开始附和A,开始爆发了。ABC三人原本是整个群体的一部分,当薪水减半这个信息进入后,A的反应对BC进行了暗示,而BC两人的言语相互暗示,使之开始附和ABCA的附和又对A产生了暗示作用,至此三个人相互暗示,形成了整个群体中的一个局部的完整的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也能继续对其他的人或者心理结构进行暗示,暗示的形式可以是三个人一起骂比尔盖茨,也可以是这三个人中的某个人,比如B,作为代表对其他附近的人说“我们三个人ABC都要罢工!”。整个群体的内部个体和逐渐形成的局部心理结构之间相互暗示,很快整个群体被充分的驱动起来,最终走向罢工的路。其实无论是罢工的群体,还是其他的群体。都是如此的。他们不一定需要一个领袖,他们只需要一点信息而已。这个信息可以是外界的信息,也可以是内部成员的一个简单提议。比如刚才说的,有了要降薪的消息和A的“罢工”提议,这两个信息,就足够了。不需要领袖的鼓动。

一个群体通过外界信息的传入,自身的信息产生,或者领袖的鼓动,在内部暗示相互感受的过程中,就能得以持续存在,最后就能被充分的驱动起来。

群体的心理特征

不可控制

群体的第一大心理特征是不可控制,这也是为什么群体心理学无法充分的发展,不能进行试验的最大原因。群体一旦在领袖的暗示或者外界的信息下被完全的驱动起来,将无法控制。领袖也将无法左右群体的行为。这归因于群体内部暗示的相互感受,使得暗示的感受性不断放大,最后群体内部的暗示感受性压过领袖的暗示,群体变得无法控制。去年的拉萨的打砸抢烧就是一个例子,在领袖的鼓动下,犯罪分子们被驱动起来开始走向街头打砸抢。但是很可能这个领袖的意思只是要犯罪分子们砸车,捣乱,并没有授意他们抢劫和纵火。但尽管如此,当他们走向街头把锤子砸向商店时,相互的暗示已经不可控制,一旦有第一个人纵火或抢劫,其他人受其暗示,也会开始这么做,如此一来整个犯罪分子群体都开始抢劫和纵火。变得无法控制了。

社会道德的去除

群体行为很可能无视社会道德的约束。一旦群体被驱动起来,有一个人冲破了或者暗示可以冲破社会道德限制,暗示的相互感受就能迅速的波及到整个群体,整个群体都将失去社会道德。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同样的下降。因为社会道德的形成基于“所有人都要遵守”,一旦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受到了“大家都不遵守”的暗示,社会道德也就无效了。

群体行为的夸张和多变

群体的行为很可能非常夸张,在常人的生活经验之外。这是因为上述的社会道德的去处所致。还有就是社会的日常行为习惯的不遵循。原因也是一样的。社会日常行为习惯的产生也是基于“大家都如此”的。另外群体的行为非常多变。这归因于群体内部暗示的感受性极强,同时暗示在传播时一次次的扩大,这种结构使一个小小的信息的传入都能导致整个群体的巨大反应。一个小信息的传入能够在暗示的传递过程中被无端放大,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发生改变。所以群体的行为很容易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信息改变。

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具有可以突破一切常理和逻辑的想象力。这种例子非常之多,一名海军上尉朱利安在他的《海流》一书中提到,护航舰“贝勒波拉”号在寻找一艘风暴中失散的巡洋舰。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白天,观察兵发出了发现遇难船只的信号。然后众人都看着远远的方向大海上的一个浮动目标欢欣鼓舞,官兵们号称看到了那个船拖着一个木筏,木筏上有人在挥手。哪怕是靠近那个目标去实施救援的官兵,近距离的观察,也号称清楚地看到了一群人在遇难的船上伸手大叫。当他们到了跟前,才发现只是一个大树枝而已[2]。还有一个例子,一个母亲的儿子失踪数日,有一天有人在河里发现一具尸体,这个母亲和乡邻们跑去河边认人。这个母亲看了一眼后大哭道这就是她的儿子,而其他人看过后纷纷说一点不错。而当警察来进行口录时大家众口一词称这就是这个母亲的儿子没错。而事实上这并不是这个母亲的儿子。而发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不过是那具尸体和母亲的儿子穿了类似的衣服而已[3]。这种事情发生的很多,包括普陀山南海观音像开光时众人都号称看到了观音显灵[4]。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号称听到了上帝的话等等。

群体的智力低下

群体的智力将低于组成群体的个体。此时我必须重申这不是团体。我们所谓的团队合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都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这些都是团体,不是群体。群体无法进行理性的逻辑思考,在强大的暗示感受性面前逻辑思维不起作用。美国大选,奥巴马在人群中振臂高呼要如何如何的时候,下面的听众没有人想过奥巴马能不能或者将如何办到他的承诺,而是一个个慷慨激昂,仿佛美丽新世界就在前方,理想国即将出现。当李洪志向法轮功教徒传授他的理论,下面的教徒们面对如此荒谬而漏洞百出的理论也纷纷接受,这些人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许多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很多情况都是拜群体的低智力所赐。

领袖

领袖对群体的作用极大,虽然没有领袖群体也可以存在下去,但是大部分的群体都是有领袖存在的。领袖要成为领袖,必须要有许多特质,上文提到过,领袖要能够进行具有够强感受性的暗示,而且要进行频繁的暗示。那么,所谓感受性强的暗示要如何办到呢?

要使自己的暗示具有强感受性,就是要“立威”。威信是暗示感受性强弱的基础,威信犹如内功,强大的威信能使领袖对群体的控制变得轻而易举。而树立威信的方式很多。

领袖要从形式上树立威信

领袖本人要在形式上树立威信,法官要穿法袍,香港的法官甚至还要戴假发,法官使用的锤。这些都是使法官树立威信的形式。希特勒视察军队,讲话,一定要大场面,整齐的着装,听者做出纳粹专有的手势,高喊“希特勒”以示拥护等等都是为了从形式上树立威信。古时国王的宫殿,皇家那些琐碎的规矩等等,都是这个原因。这些都是帮助领袖树立威性的形式上的手段。也许没有这些形式,领袖依然能够得到拥护,依然有威信。但是这些形式能够巩固这种威信,使之维持下来。

领袖要决断

所谓决断,就是说话简单明了,断然。领袖对群体进行控制,不需要考虑逻辑性。说的话越不符合逻辑,说得越断然越好。领袖不能引导群体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而是竭力避免逻辑的存在。引导群体进行逻辑思维使之对自己信服,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要让群体对自己产生宗教般的信服,就要用无逻辑,决断的说辞,才有强大的感受性。

领袖进行暗示的手段

仅仅有了威信还不够,领袖还要有各种手段来增强暗示的感受性。一是重复,一个领袖会对自己希望对群体进行的暗示和传播的理念进行不断的反复。这种反复产生的暗示感受性非常强大。脑白金的广告曾经流行一时,其连续重复三遍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去年的恒源祥广告连续重复十二遍,更是举国震惊。这种强力重复的手法,暗示感受性无疑极强。而胡锦涛总书记经常重复的和谐社会等词,也是感受性极强。二是肢体语言和眼神,具有极强说服力的领袖们都能充分的应用肢体语言,在对群体进行动员时,领袖的肢体,眼神,都在向听众传播信息。有一个说法是,一个成功的演说者,要让下面的每一个观众觉得演说者是在和他单独说话。这说的就是眼神的强大力量。我们常说的投入的演讲会有极大感染力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投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使用得当的肢体语言,只不过我们将其称之为“投入”而已。三是个人的特色,很多领袖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希特勒说话喜欢将小舌音“r”发得特别夸张,我国的领导人喜欢缓慢的说话,这些特点都成了加强暗示感受性的手段。

平日我们所说的“领袖气质”就是上面说的这些的综合。拿破仑的领袖气质十分逼人,旺达姆将军是拿破仑的追随者,他对别人谈到拿破仑时说“那个魔鬼般的人物对我施用的幻术,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何如此厉害,我既不怕神,也不怕鬼,但一看到他,我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情不自禁的打战,他简直能够让我钻进针眼,投身火海”[5]。拿破仑平时虽然个子矮,但其领袖气质使被其感染的人甘心随其左右,无任何还手之力。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在被囚后卷土重来,几乎只身一人获得追随者的支持再度推翻当政者的原因。

领袖要善于利用群体里具有强暗示感受性的个体

领袖除了自己要能够对群体进行强力的暗示,还要利用群体里的个体或心理结构进行暗示。一个群体内部的相互暗示,往往会有一两个人或者一个心理结构能够对群体进行感受性极强的暗示。领袖就要善于利用它们对群体进行暗示。一位有名的律师总结经验说,在法庭上,律师的眼睛不能离开陪审团里的灵魂人物[6]。所谓灵魂人物,就是能够对群体进行强力暗示的个体。比如陪审团中社会地位高的人,像富人,经理等等。或者陪审团中强硬的反对律师的人。如果律师能够将陪审团中的灵魂人物争取过来,就能控制整个陪审团了。在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中,之所以能让辛普森逃过一劫,就是因为律师巧妙的在种族问题上做文章,将陪审团中黑人这个心理结构体争取了过来,使这个黑人的心理结构体产生种族歧视感,从而获得了陪审团的支持[7]

弗洛伊德的分析

在勒庞写出《乌合之众》一书后,许多心理学家纷纷对其进行解读和挖掘。弗洛伊德当然也不例外。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群体进行分析。他的出发点在于,一是群体虽然由很多人组成,其实群体的心理结构已经和个体在被催眠或梦境中的心理结构极为类似,可以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对群体这个整体进行分析。二是,在群体内部,群体能够维持的原因和动力在于群体成员相互的力比多的灌注以及对领袖的力比多的灌注。[8]

关于力比多,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用来衡量个体爱欲能量的概念。每个人都有爱欲,每个人都想要释放自己的爱欲。而释放爱欲的方式很多。可以对同性,异性,自己,以及其他任何人灌注。每个人都有释放自己的本能的冲动。当外界没有力比多释放对象时,力比多会积聚,产生自恋的情结。一般来说个体会对自己的亲人,异性进行力比多的倾注,而当一个人的大部分力比多正在向某个异性进行灌注时,这个灌注渠道因为突发原因阻断,那么在个人爱欲释放的巨大压力的促使下,这些力比多会转而向其他异性或同性倾注。向其他异性倾注是常说的爱上其他人,而向同性倾注就是进行同性恋的第一步了。这就是力比多的基本概念。这是体现个人爱欲释放压力的能量。[9]

群体内部的心理结构

群体之所以不解散而持续存在,基于群体内部成员相互之间的力比多倾注和成员们对领袖的力比多倾注。当因为某件事而产生了一个群体时,其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就将进行力比多的灌注了。群体内部的力比多灌注渠道复杂,多向,这种结果是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都得到了爱欲的释放,群体结构趋于稳定。在电影《浪潮》中,当某个成员被欺负时,其他成员都来帮忙,为了对自己的组织进行宣传,浪潮的成员们能够一起到处贴广告,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刷广告。这些事情使浪潮的成员们相互之间的力比多灌注渠道更为稳定而宽阔,其爱欲的释放也得到了彻底的满足。更加危险的是,当浪潮的某个成员因为自己其它的力比多的倾注渠道缺乏时,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大部分力比多倾注给浪潮组织,导致了他对浪潮组织的绝对依赖,以至于当浪潮面临解散时,他不得不自尽。因为他唯一的力比多灌注渠道轰然瓦解,爱欲无法释放的压力使之无法继续生存了。

几年前李洪志的法轮功在大陆十分猖獗,参加李洪志的法轮功并且对其十分忠诚的成员,多数家庭不幸,力比多的灌注渠道缺乏,爱欲的压力使之在法轮功组织中找到了释放的渠道。以至于笃信法轮功。甚至有人能够在法轮功的误导下杀害亲人,说明他的力比多灌注渠道变成了唯一的一个,那就是法轮功。其实我们可以认为群体的成员在群体中多渠道的向群体中的其它成员倾注力比多,就是在向群体这个整体倾注力比多。

此外,群体里的个体还向领袖倾注力比多,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倾注渠道,向领袖倾注力比多结果是群体里的个体对群体的领袖及其信服,被其完全控制。这就是希特勒,拿破仑等独裁者的情况。希特勒作为领袖,几乎获得了自己群体成员每一个人的力比多灌注。很多人对希特勒的灌注甚至强于自己的亲人。最后希特勒兵败时,地窖里戈培尔博士的一家全部自杀,他的妻子用氢氰酸杀掉了自己的所有孩子。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希特勒以及整个群体的力比多灌注已经成为了最强的灌注渠道了。在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很多国民党的人士改加入共产党,他们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党派,而是因为其对共产党领袖的力比多的灌注。曾有某国民党人士称,他之所以改加入共产党,是因为对周恩来的无比钦佩。领袖就是依靠自己的领袖气质和魅力,来控制整个群体,不断的用各种方式巩固这种力比多灌注渠道。[10]

群体作为整体的心理分析

一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心理特征和个体在催眠和梦境中的情况极为相似。相应的群体就是被催眠者或者在做梦的人。而领袖就是群体的催眠者。

被催眠或者梦境中的个体的重要心理特征是其所想所见均为希望愿望实现的想法和幻觉。也就是说,梦是愿望的实现。作为一个群体,它的心理就如梦中的个体,它的行为也类似于梦中的个体。

对于有领袖的群体,就像个体一样,在催眠者(领袖)的催眠下,个体会进入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个梦中的个体的意识已经完全失去控制。群体也像睡梦中的人一样,其意识完全失去逻辑性,也不再为社会道德所约束。他的行为已经被催眠者控制。作为有领袖的群体,就如一个被催眠的人,所有的行为都被催眠者所控制。群体完全按领袖的指示去做。而我们在上文所说的领袖的各种手段,强大的暗示等等无异于催眠者进行催眠的手段。无非也是暗示。而且催眠比形成一个群体更加困难,因为很多被催眠者事先对催眠有所了解,在催眠者对其进行暗示时有反暗示的行为,使催眠难以成功。而形成群体相对来说容易。因为群体的暗示易感性是因为群体内部的不断反馈,感染产生的,群体中个别个体的反暗示行为在群体内部的暗示感染和反馈中无法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文革中的疯狂举动并不会因为有明白人的存在,也就是反暗示者的存在而消除。整个群体内部的相互暗示感染和反馈,使暗示的感受性不断增大,这个趋势很难被阻断。于是乎,在领袖的暗示下,群体轻而易举的被煽动,走向被催眠和被控制的道路。而且这种情况下的个体其社会性道德和常识,逻辑的约束和压抑已经完全去除。就如被催眠者的本我已经突破压抑的冰层浮出水面一样,群体也失去了自我。

在催眠者不存在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如同梦境中的个体。其所想所见均是愿望的达成。搜救遇难船只的船员看到遇难船只的幻觉,母亲和众乡亲误认自己的儿子,都是这种情况。搜救的船员希望能看到遇难船只和活着的人,而母亲希望看到自己儿子的下落。在南海观音的开光典礼上众佛教信徒都希望能看到观音显灵。就像梦境中的人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已经完全失效,逻辑判断也不存在了。一切的感官都为了愿望的实现而服务。压抑不再存在,由内部暗示产生的源动力使群体产生疯狂的行为。

总结

经过以上讨论,我们从群体的概念,将群体分为有领袖和无领袖两类。并对这两类群体的结构基于暗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群体行为的驱动力所在。然后讨论了群体的特征,结合对群体的结构对这些特征进行了分析。鉴于领袖的重要性,对群体领袖的特点和在群体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最后,援引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对群体的心理本质进行挖掘,将群体等同于个体,用个体的精神分析方法对群体进行分析。

对群体的结构基于暗示的感受进行的分析和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群体的心理本质进行分析,其实是群体心理的两个层次,暗示的感受性是浅层次的群体心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的是深层次的群体心理。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暗示能够相互感受和传染,为什么肢体语言和对事情的反应能够对其他人产生暗示,很显然,这已经是用暗示来分析群体心理的最底层了,我们就必须对暗示进行进一步的还原。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所做的工作了,弗洛伊德其实是揭示了,力比多的灌注导致了暗示的作用,爱欲的产生使暗示易于被感受。这个中间的衔接,为什么力比多的灌注使暗示起作用的问题,还没有人论及。而至于为什么人要释放爱欲,弗洛伊德的解释是这是人的本能。这个问题就留给生物学家来解决吧。

参考文献

[1]:关于勒庞的生平参见塞奇·莫斯科维奇著《群氓的时代》,第二章

[2]: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60

[3]: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63

[4]:此例参见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50723233132.html

[5]: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139

[6]: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169

[7]:此例参见百度百科,“辛普森杀妻案”条目

[8]:《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83

[9]:《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217

[10]:《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106

本文仅授权《牛马》杂志发表

http://bbs.sjtu.edu.cn/file/pneuma/1246294262242882.pdf

 
以上为原文链接
 
 

今天买了新电脑,牛马聚餐了

explain兄说得好啊,正常情况下应该每个月都要有文章写。如果一个月完了居然没有文章可写,可见这一个月没怎么想问题。所以我要争取一个月写一篇长文!

Thinkpad T400,好机器!

我的爱情观第二篇—感情的模型化

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的特殊联系,为了对感情进行理性的对比和分析,将其抽象为一个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人面对感情将无从判断,没有准绳,这样的话就会产生“备胎”“暧昧”“脚踏多只船”等现象,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因为对当前的感情认识不够。
 
相信很多人都想过,所谓爱情无非是两个人互相喜欢。很多时候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想到,对方到底喜不喜欢我呢?如果对方喜欢我,我也喜欢她,又不敢说,两个人联系也不多,多么遗憾啊。于是乎就会很自然的冒出一个想法,要是能够每个人把自己喜欢的人排个次序,最喜欢谁,其次喜欢谁…然后把这个表摆出来一瞧,多么爽快啊,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嘛,大家自动按照优先排队就可以了。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信息完全对称必将导致天下大乱。每个人喜欢的人和喜欢的程度都不一样。A和B虽然互相喜欢,但是并不都是互相最喜欢,这时候就有问题了,如果A是B第一喜欢的人,而A最喜欢的是另一个人C,同时另一个人C也喜欢A,…..这样每个人都会遇到决策的困难。到底应该如何组合呢?不可能有完美的方案的。所以这种信息是不能全部对称的。
 
但是,如果你个人能够获得你身边其他人的这个表(我们暂称之为LL:List of Love),那么无疑你能够做出相对好的决策并且在感情最大可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个表,就是我用来进行情感分析的模型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LL,它的组成很简单,那就是LL从上到下按爱慕的程度列出了这个人倾心的所有对象。当然,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这个表里面包含的信息仅仅是“爱慕的程度”而已,是主观的信息。客观的信息并没有包括进去。而要在感情问题上决策,客观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LL中对每一个项加上客观的限制条件,比如是不是异地,有没有男友,文化差异大不大等等。首先把属于自己的表列出来。从上到下依次列出来,然后仔细的考虑清楚每一个人的客观现实。其实限制感情发展的原因无非是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来说对方可能根本就没把你放到她的LL,客观上来说可能对方早就有了男友了你却不知道等等。追求女孩子,其实就是一直在做四件事,了解对方的主观和客观情况,以及改变对方的主客观情况。了解对方的主客观情况就是了解对方的生活,将来的计划,以及试探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改变对方的客观情况就是例如一起留学,改变对方的主观情况就是意味着改变对方的LL,也就是让本来不在对方LL中的你出现在对方的LL中,或者使自己在对方LL中的位置上升。所谓的谈恋爱,挖墙脚,搞暧昧等等都是在做这四件事情。
 
每个人在处理情感问题时,有人想获得自己LL中某个人的青睐,也有人仅仅想拥有充实感情生活。这两种人的策略是不一样的。
 
针对某一个对象的人,所需要做的只是了解某一个人的信息,以及适当地向对方透露自己的信息。由于对方的LL是根据外界信息的流入不断更新的,为了保持自己在对方LL中的地位,那么就得小心翼翼,博得对方的喜欢了。这是最普通,也是最不利的情况,对对方的LL几乎没什么了解,要在了解对方LL的同时保证自己的位置。如果你能充分了解对方的处境,比如你列在对方LL的第三位,而对方LL上的第一和第二位都不可能了,也就是说,你是对方现实条件下的最优选择的话,那事情好办了,直接把你的信息和盘托出即可,勇敢的表白吧!这就是传说中的要“胆大心细脸皮厚”。也有人在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时候贸然向对方透露自己的信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不在对方的LL中,你至少要努力让自己挤进去,连这个努力都懒得做,直接透露自己的信息,无疑带有赌博的性质。当然不是说只有一次机会,每个人的LL是不断变动的,一次被拒绝,只能代表你暂时不在对方的LL中而且自己的信息完全被对方获知。其实如果继续努力,是对方的LL能够容你,亦无不可。也有人妄图用重大的信息输入来使对方接纳,譬如N朵玫瑰啦,什么在大街上高喊我爱你啦什么的。如果你原本不在对方的LL中,这只能让你暂时的挤进去,然后不久后马上被挤出去了。想要操作对方的LL,何其难也,不是这么简单的,每个人的LL都是有稳定性的。
 
作为被追求者来说,处境则不同,有人可能只被一个人追求,但自己的LL的第一个并非追求者,而是另一个人,而这另一个人并没把自己列入他的LL中。这个时侯,此人就应该仔细考虑自己的处境了,如果追求者已经列入自己的LL中,而自己LL中的第一个又几乎没有可能把自己放入他的LL,那无疑应该接受这个追求者。如果还是想着自己LL中当头的那一个,就是俗称的“吊死在一棵树上”,是决策的失败。当然也不乏勇敢的主动出击的人能够扭转这种局面。
 
也有被追求者被很多人追求,这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你能同时了解多人的信息。但如果这些人都不在自己的LL中,那么,被追求者应该做的无非是将自己的LL的信息充分的让对方知晓,无论是客观信息还是主观信息,都应该适当的透露给对方,否则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是我们说的脚踏多只船,大搞暧昧,无数备胎了。这种行为,是违反道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因为作为众多的追求者来说,他们的苦心就是为了获知你的信息,而你刻意不给,势必延长对方追求的时间,每个人的LL都是随着时间更新的,你毫无意义的使对方摸不着门道,在这个过程中对方LL中的其他人很可能就因为客观原因而成为现实不可行的对象。所以,适时的拒绝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一种策略是那种需要感情生活的人采取的,那就是同时追求多人。这种情况虽然不及上文说得被很多人追而不透露信息者低劣,但也存在道德上的问题。但这也得视情况而定,有人是直接向多人打探信息,也就是说这种人对其他人的LL只读取而不写入。这样的人勇敢,而且不存在道德上的问题,因为你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感情生活。也有人对多个人的LL同时读取和写入,这样的人不符合道德。因为如果你同时追求的多人的LL中都有你,那么你们之间的联系一建立,事实上就是改变了多个人的LL的客观信息—从无感情生活状态变为有感情生活状态,这种状态的人很多人认为是不能追求的,否则被认为是“挖墙脚”,是不道德的。这样的话一旦你改变了对方的LL的客观信息,对方很可能无法再追求其他人或者被其他人追求。
 
在通过这个模型谈论感情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追求者和被追求者不平等,不存在倒追就如何如何的问题。因为究其根本,这只是互相之间信息的了解而已。在不伤及对方的情感利益的前提下,对LL的一切了解和改变行为都是可行的。当前的社会认为拥有较少信息的人比拥有更多信息的人“贱”。这是没有道理的,感情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拥有的金钱数量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地位,拥有信息的量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地位。
 
所以,在不考虑LL的更新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信息透露给相关的人,所谓相关的人就是自己的LL中的人以及LL中有我的人。如果在双方信息不能互通的时候,这种情况会使自己的决策变难而使对方的决策变易,但在现在这个信息互通的情况下,适当的向其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能够得到足够的反馈供自己决策。在博弈论的囚徒困境中,两个囚徒因为信息不通进入了困境,当今社会并非囚徒困境,我们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而获取信息的前提在于你输入信息,透露自己的信息一来使他人更好的决策,二来能够得到足够的反馈利于自己决策,何乐而不为也?当然这是不考虑LL更新的情况下。
 
很多时候,人的感情经常会驱使自己做出不利的或者错误的决策,这些决策用LL模型来分析,就显得幼稚可笑。无论遇到如何的感情问题,都要用LL模型进行分析,要有理论依据,人的感情是靠不住的,对现实信息进行充分而冷静的判断才能做到决策正确,也是个人感情生活幸福的保证。
再接下来的一篇中,我将会讨论个人审美观如何形成,也就是决定LL中各项的次序的因素是如何形成的。

交大新图书馆一游

IMG_1 IMG_2

IMG_3 IMG_5

 IMG_7 IMG_8

IMG_9 IMG_10

IMG_11  IMG_12

IMG_13 IMG_14

IMG_15 IMG_16

IMG_17IMG_18

IMG_19 IMG_20

IMG_21

新笔练字

SANY0535

我决定从现在到开学不上BBS!

等着瞧!

到上海开博咯

新博客的定位是记录下每天的事情和每一小点思想的火花。

日志没什么好写的

所谓黄钟尽哑,瓦釜雷鸣。

怎样才能静下心来呢?

前几日说了要写德语日记,写了两篇就没写了,因为写一篇要半个多小时,反复验证单词和语法的正确性,耗费的时间好多啊,就不想写了,主要是要求还是太高了。日记这东西,可以搞得很简单也可以流水账,很难把握,所以以后还是去买专门搞写作的书来练习,由简单到繁琐,这样有针对性一点。

一向以绝对不会迷上游戏的我不知什么原因居然喜欢上了dota,经过几次的删除下载操作,玩过了很多的英雄,慢慢的看出了游戏使人沉迷的端倪。玩游戏和上网使人沉迷,其本质原因触及到了人精神深处的东西,像我这种稍微有点沉迷的自我调节一下也就可以戒除了,如果真的是成瘾的,还是应该去看心理医生,这个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人的虐待欲,渴望成功从而更疯狂的虐待别人的欲望,对其他人进行控制的欲望,统治的欲望在游戏中显露无遗。而对于玩家自身,只有一个词形容他的心境,那就是“好玩”。当然这里面也有益智游戏的成分,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因素,但终究这是很少的部分,对于dota,这方面表现的不是主要的乐趣所在。

现在心灵浮躁,做起事情来沉不住气,非常不好。以前夜晚静静的看书的时刻一去不复反了,而要看的书还有那么多。环境当然也是一个因素,试想一个寝室里面一个人在游戏,而且开着声音,还怎么静心呢?试想几个寝室联网游戏,互相呼喊,还怎么静心呢?除了爬到床上打开小书桌,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我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沉下心来看书的本事。原因很简单,一是我情商不够高,而是我看的书要么是我不感兴趣而不得不看的,要么是我感兴趣但是需要集中精力的去看的。如果我看一样我很熟悉而且我很感兴趣的书,那环境便无所谓了。但现实大部分时候是与之相反的。

把书桌弄整洁一点,把心态方平一点,把游戏忘掉,爬到床上打开小书桌,关掉电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大家一起加油吧

嫦娥一号

热烈庆祝星箭分离成功,预祝各次转轨成功!

Ich kann das nicht beharren

Es ist das erstmal,dass ich meine Entscheidung nicht auszuführen kann.Ich habe keine Vorwands und ich muss das zugeben,dass ich niedrige EQ habe.

Ein andere Ursache ist mein begrentzt Deutschsprache Wissen.Ich habe Deutsch gelernt halb Jahre,aber ich üben nicht viel,sogar kann ich sage,nie die Färigkeit von schreiben.Um einfacher und onner keine wörterbuch zu schreiben,ich habe mehr zu schreiben und mehr mehre Wörter im Gedächtnis zu rufen.Und es gibt das zugeben,dass mehre Text auswendig zu lernen.

Viele Glück zu mir!

Kann ich daruf beharren?

Letzt Nacht denke ich,dass jedentag alle Dings protokolliere.Aber natürlich gibt es ein sehr großes Problem,dass ich für nur wenige Tagen das zu beharren.

Die Zeit lauft immer schneller,wenn die Angelegenheit werde immer mehr.Ich must an April nächst Jahre die TextDAF bestehen,dann habe ich nur Halbjahre dafür zu bereiten.Ich muss mit dem unermüdlicher Fleiß Deutsch lernen,weil ich muss nach zwei Jahre nach Deutschland gehen und studien,was für ein lange Zeit mein Traum ist.

Und dann,bitte wachen ich über! 

觉得应该写写德语日记了

再不写就不行了,看能坚持多久,嘿嘿

Windows Live Mail很好用

有兴趣的可以试试啊,我可以顺利的把雅虎,谷歌和微软邮箱整合到一起了,可以顺利收邮件,能不能发还没试过,界面很PP!

英勇的删了魔兽

我终于发现,这个东西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其他任何意义,建议大家同删之,当然周末去快客玩,我还是会去的!

从今天开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性了,很多问题,不是纯靠理性可以解决的

性格是在磨练中越辩越好的

面对困境,要磨练出非同常人的性格来克服,哪怕看起来几乎不可能。

要相信,人的意志力和定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要相信,人的性格能在困境中经过许多事情的磨练会变得越来越坚韧而不可撼动。

要相信,只要优良的性格培养起来的,曾经的所谓困境都将不再是困境,而是一种享受。

我们的生活就像DOTA,被压制,到处救急也很有意思。赢得最后一瞬间往往是最没意思的,但一旦在被压制的过程中练出了好的装备,最后,将所向无敌!

我一定能在现在的困境中练出最好的装备。

看了朱令的案件纪录,极有感触,建议大家去看看

google朱令案件精华资料汇集区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eliteofzhuling?lnk=li&hl=zh-CN

这里面的内容是前所未有的,反映了方方面面的东西,有时间去看看

中国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垃圾场,还是试验基地。。。

今天上午看了昨天的南方周末,见到了一则惊人的调查报告“上海东方医院治心术调查”说的是东方医院心脏移植手术的情况。我每个星期在东方医院附近做家教,注意了一下,看起来那个医院还是很牛的,但其科研内幕触目惊心。
心脏移植是什么东东?是一种全世界都罕有成功案例的手术,活体心脏移植就不谈了(哪来的心脏?),还有两种心脏移植,一种人工心脏一种干细胞修复。两种移植方法,人工心脏生活质量极低,干细胞修复美国德国等国家还停留在动物试验阶段。 而上海的东方医院,已经进入了“临床治疗”阶段,是怎么个治疗法呢?就是不管心脏病严重还是不严重,不管病人需不需要,不透露实情(向病人瞒报谎报病情)要求病人做基本不可能成功的心脏移植,说白了,拿好好的活人做人体试验。按理论,如果一个病人到了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或站起来还气喘吁吁的程度,同时在其他治疗手段都失效的情况下,才进行心脏移植。而有病人在能够独立跑完几层楼做完各项检查的情况下,被“建议”移植心脏!而且这样的人不止一个!结果当然是死于“非命”。
 要看具体报道请点击链接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患者换上人工心脏后被很多批外国和本国的媒体和参观者采访,拍照。很显然,做这个手术的医生少不了发表一篇论文,数据自然被国外做动物试验的科学家引用。。。。。。。
不甚悲哀乎?!
前些年,我们说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垃圾场”,但现在还有变成“试验室”的趋势?其根源是某些毫无良心的科学家的“科研”,不顾患者的生命,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拿患者做试验,而且瞒骗患者谎报病情!这哪里还是学术腐败,简直是学术屠杀。
这让我想起了最楚建国时,郭沫若等历史学家主张开挖帝王陵墓的事,当时陵墓一开挖,里面的文物因为保护技术不到位(当时水平不高),特别是丝绸,几乎全部在见到阳光的一瞬间化为灰烬,在场的人员有这样的话“刚出土颜色很鲜亮,一见光马上就变成灰了”,从此,再也没有开挖过帝王陵墓,特别是秦始皇陵。
这两件事,是科学家们急功近利造成的,其结果之严重,骇人听闻,前几日听说有科学家要克隆人,道理,是一样的。。。。。。。

睡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经过大学一年半的摸索,我终于基本上把睡觉搞清楚了!关于睡觉,我总结了四个方面,供参考如下

第一个方面是睡觉的时间,很多人认为努力让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每天只睡六个甚至五个半小时,可以大大增长学习时间。当然事实如此,坚持久了不是问题,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时间不能低于八个小时,睡眠不足会使寿命变短,所以,无论如何,不管用什么方法,每天一定要睡足八个小时!

第二个方面是睡觉的时机,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当然不是睡得最爽的时候,否则早上翘课可不是好习惯。睡觉的最佳时机是其他人在无所事事,在玩的时候。此时学习效率奇低,而且睡起来没有罪恶感,绝对睡得踏实。一天分三次睡最好,中午下午和晚上,每进行完一个大阶段的学习就要睡觉准备下一阶段。

第三个方面是睡觉的效率,中午和晚上的小憩不需熟睡,否则起不来,只需进入另一个世界但尚留有和现实世界相通的通道即可,也就是说能感知外部世界但起床后觉得睡觉时想的东西恍若隔世就可以了,追求朦胧但不追求黑暗。

第四个方面是起床的时机,睡眠是周期性的活动。这是科学研究结果也经过了我的亲身试验,睡觉分为入睡期-熟睡期-眨眼期-清醒期-入睡期。。。。如此反复。所以有人能在早上后本来完全清醒又入睡,而且睡到十二点犹感不足。我们如果在熟睡或眨眼期醒来是很没有策略性的,这只会是你不清醒,在清醒期起来是黄金时间。此时醒来如刚好吃饱饭,感觉良好。一定要睡到自然醒就不必了,还要上课呢!

我的作息:
早上六点半起床,正值清醒期,挣扎一下起来
中午十二点半再睡四十分钟,见好就收,不可贪婪。
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多,不可奢睡,不可奢睡。
晚上十一点半或十一点四十五睡觉。

怎么样,不错吧,早上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记那么三十几个单词,剩下一点时间听听BBC News,每天早上七点二十BBC准时播放Asia Today ,听十分钟,很不错啦!

张钰是值得同情的

今日上马哲课,闲来无事,看南方周末,看到了记者对张钰(点击进入张钰的博客)的采访,看完之后,我严重同意记者的想法:我们旗帜鲜明地支持那些不顾自己大胆爆出演艺圈黑幕的艺人。

毫无疑问我们不能确定当初张钰为自己性交易录像和录音是是为了日后公之于众还是以此为要挟迫使交易成功。其实我觉得已经能肯定两者都有。看了报纸,我真正体会到了那些不著名女演员们的无奈和苦衷。有什么办法呢,你不服从他,他就排挤你,不这样的话,结果是身怀一身演技而无出头之日,相信不少女演员在形势逼迫下放下伦理道德准则服从交易规则。

不少导演说张钰无耻,我看完对她的采访片之后表面看来的确有些无耻,她能让记者看那些录像,她一脸的无所谓。当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到了那步田地,不也一样吗。这种表情不是无耻的表情,而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我就公开了,看你那我怎么样。什么对她都无所谓了,这样的行为等于放弃了爱情,放弃了演艺事业(每人会雇她拍戏了),放弃了自己最起码的尊严。她把自己的一生都放弃了。。。

后来又新闻说她想出版揭黑幕的书要价100万,有人说她是无耻到拿自己的肉体直接换钱,但我想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会要高价,要知道,过了这段热闹的时间,张钰基本上就是失业了,没有哪个导演肯要她演戏,如果现在还不最后捞一把,结果会很凄惨。

张钰的行为说白了就是,看不下去了,只能狗急跳墙,但跳的时候有点像马戏团的狗,有做秀的味道,所以引起了非议,但我相信没人这样炒作自己,毕竟她给记者放录像时,要摄像师别拍,想做秀的话,能让他别拍?

说实在的,我完全相信她说的“愿意拍三级片”不是假话,都到了这一步了,拍个三级片算什么?舒淇不也拍过吗。下面我把南方周末全文贴上:

张钰:我用明摆着的无耻对付潜在的无耻

南方周末   2006-11-23 14:29:03

  
  □本报记者 张捷
  
  ■编者按:以下刊出的是本报记者对“揭露影视圈性交易黑幕”的女演员张钰的专访。之所以将这条寻常看来有些八卦的“娱乐圈”新闻置于本报的重要版面,是因为在我们看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声色事件,它在本质上是严肃的。这是一个事关演艺人员职业伦理、人格尊严的问题,是一个事关人权保障的问题,更是一个检视全社会道德评判基准,从而亟需全社会正视的一个大问题。
    
  2003年12月底,张钰向媒体爆料称她持有黄健中隐私录音带的信息,证明2002年6月1日黄健中在家中当着她的面与她的一位“朋友”小霞发生了性关系。此后,张钰先后两次接受《中国广播影视报》记者的采访,揭影视圈性交易黑幕。同时该报转载了刊载于其他媒体的张纪中、于敏与黄健中等人对此事的相关评述,评述中出现“坏女人”、“很可怕”、“拐走手机”等用语。
  2005年7月,张钰以张纪中、黄健中、于敏对媒体发表了有损自己名誉的谈话,而《中国广播影视报》刊登了上述谈话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经济损失40万元和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
  2006年9月11日,北京市一中院终审宣判,法院维持了一审驳回张钰全部诉讼请求的判决。一中院认为,张钰主动通过多家媒体将其持有黄健中隐私录音带甚至照片的事件披露出去,在并无相应证据佐证的情况下,发表了大量个人的言论及看法,从而将自己置于公众关注的位置,因此其也就应当容忍乃至接受对方当事人及公众,基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对此“事件”进行的各种评价。
  11月14日,在海淀区民宝火锅城(“录音带事件”中张钰、小霞和黄健中吃饭的地方),张钰拿出4份“保证书”、20多盘录像带和录音带,以证实其所说影视圈“黑幕”的真实性。除了导演黄健中,张钰此次目标所指,涉及众多影视界人士。之后,开始在网络上公开性视频。
  
  第一次性付出
  记者:在整个事件中你表现得很倔强。
  张钰:我从小就这样,性格决定命运。我感觉上天冥冥之中把这大任交给我来完成。我觉得在我身上真的应验了一句老话了,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
  记者:什么大任?
  张钰:就是我们中国女性忍受了这么多屈辱或者说无奈,都没有人敢出来说啊。这种事情不是个人就敢站出来说的呀。
  记者:你高中毕业后从湖北到北京上影视艺校,那时候对影视圈的性交易有想象吗?
  张钰:还是学完了之后接触了一些个别的圈里人,他们经常给我灌输这个思想:要想在影视圈的话,必须付出很多,你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甚至付出了你都得不到回报。给我敲了这方面的警钟,让我心里有了一些疙瘩,或者说好奇,或者说心理准备。那时候我想我不一定跟他们怎么着,完完全全靠实力我就可以啊。
  记者:第一次的性付出是什么时候?
  张钰:1999年啊。关于这事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第一次跟副导演怎么回事,不想说了……
  记者:可这第一次是人生选择的关键点。
  张钰:对,所以我选择了他。实际上是他利用角色来诱惑我,说我适合演个小妾的角色。最后他把我偷偷换掉了,找了些不入流的理由和借口。是因为一次吃饭的时候,我很随意地说起当时影视圈发生的一个事情,一个拍过广告的男人,不停地骗小姑娘上床,还在家装了摄像头,最后被抓起来了。这个事在当时也是影响很大的。我就不知轻重啊。他肯定觉得,她怎么会在我面前说这种事呢,是说给我听的吗?后来我敏感地察觉到他可能把我换掉或者不会用我。
  在吃饭之前实际上我们已经有过这种关系,而且还是我开的房间,当然我也是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是想得到这个角色。他说我今天晚上就交给你了,你来安排吧。(整个采访张钰斩截昂扬,只有在说这一句话的时候,语气低沉了些。)
  所以我为了让先前的付出不白白付出,吃饭之后的一次,就请人把我跟他这个过程拍下来了。我以为有了这个东西,肯定他会出于一种顾忌不会把我怎么样。结果,他知道有这个录像的情况下,还是把我换掉了。
  
  张钰啊,你这样做是没有前途的
  记者:也就是说你第一次的性付出就有录像,而且有录像也没用。当时你什么心情?
  张钰:我找他们领导。领导说,接触过程中,男女产生了感情,很真诚的。我觉得很委屈,很无奈啊。觉得我有他这些东西,他们都不给我安排角色,都不怕,都无所谓,觉得心里憋气啊。但是又不知道找谁说去,不知道怎么办。很多女人都有这感觉。
  记者:既然没用为什么后来还录?
  张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想把这种无赖的嘴脸录下来。录像里也看到了,有人干完了这事,系上浴巾之后,悠然地点了一支烟,看着我,说,张钰,你这样做是没有前途的。
  记者:是不是录像已经成了你的习惯?是每个人都录,还是有所选择?
  张钰:先判断他是有可能很无赖的那种,成心玩女人的那种,我会有个判断。
  记者:觉得交易有可能顺利进行的就不录?
  张钰:不是。我觉得我对他们这些人没一个相信的。都是这样。
  记者:那还是每个人都录?
  张钰:是啊。哎呀(叹气)。后面我都录得没感觉了,拍的都一样,老拿着摄像机我都挺累的了,他们不累我都觉得累了,后来我就改成录音了,录音比较轻便一点。
  记者:有些交易是得不到兑现的?
  张钰:有些人压根就忘了,后来人家就不理你这个茬了。
  记者:这时候录像有没有起过一点作用呢?还是从来都没起到作用?
  张钰:有的人不需要出示录像,有的人是形势逼迫到那里了。没有用,其实有录像带但是谁在乎呢。他们很无赖的,都无所谓,见得多了,就知道女人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他们都说这句话:张钰啊,你这样做是没有前途的。他们共同的一句话。什么意思?你这样做我们都不会怕的,相反你还会被我们封杀掉。
  记者:所以在黄健中事件中你决定公之于众,以施加更大压力?
  张钰:我只是想揭露,从大导到小导,都是这样的。我找他谈的时候他也说了那句话:张钰啊,你这样做是没有前途的。我想,妈呀,这个无赖,我气不过。
  记者:这次公布录像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张钰:就是为让大家知道,这些人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如果我今天没有给出这些录像的话,大家一定会说,哎呀张钰你一定在炒作,一定在耍花招。可是当我拿出这些铁证的时候,大家又会觉得,我的手段比较卑劣,用很低格调的手段,来获取一些东西。
  
  白吃的馅饼是绝对吃不到嘴啦
  记者: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人和人的关系绷得那么紧,你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张钰:其实我的心情也很复杂的。我告诉你一句话,影视圈所有的女演员可能都有这种心情,患得患失。为了自保,她们肯定寻求各种各样的办法。
  记者:你说开始也想凭实力打拼出来,有没有想到过干脆拒绝性交易?
  张钰:在这之前我也抗争过呀。但结果是你连接戏的机会都没有,一点机会都没有。肯定的。
  记者:怎么抗争的?抗争了多久?
  张钰:一开始我接触过一个制片主任,他骗我说他是导演,有过这方面的暗示,那会儿我还真扛了,扛住他了。那半年我什么都没有,他也不给我介绍角色。上完学后半年多我一直闲着。
  记者:你很焦虑?
  张钰:是啊。我也有过这样的煎熬。后来我觉得似乎有点扛不下去了,我来北京是干什么的啊。那时候让我回家我绝对不甘心。出来这么长时间花了那么多钱什么没有就回去了。后来我决定还是探探其中的奥秘吧。(叹气)后来一个朋友介绍认识了那个副导演。唉,说真的,扛了那么长时间,结果还就是一个:你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记者:这些年你没有过一个不凭性交易得到的角色?
  张钰:我也想吃一块这样的馅饼,怎么没有呢?我的实力好像不比其他人差到哪里去吧?
  我曾经拍过一个18集的戏。一个老制片人兼导演想让我演一个角色,才一两场戏,让我去广州了。开始我也觉得,啊,我怎么碰到好事了。这次你看我没有任何付出啊,人家就让我去演,真是得好好感谢人家,他那么大岁数了,我当时真这么想呢。没想到我去了以后,他身边一些女演员,肯定都跟他有这种关系的,逼他把我搞走。后来这个制片人对我说:张钰啊,你得会来点事啊,你得努力啊,要不你这角色就得换掉了。我知道这个话的意思,看来这个白吃的馅饼是绝对吃不到嘴啦。我就请了一个朋友,赴广州,来帮忙拍了。当然是偷偷拍,这是流氓铁证,知道了谁让你拍呀。
  
  我就是想找说话的平台
  记者:你在《给全国人民的公开信》里写了一些对男女平等的质问。“难道身为女人,就必须得逆来顺受、贤良淑德、容忍一切对她们不公的‘评论’和‘影响’吗?”你觉得这个世界对女人的要求高?
  张钰:不是一般的高,太不公平了。能制约我的应该也能制约你啊。所以我就不服气,我是被盗的人,你是做贼的人,我受了委屈不吭声了,但是你们做贼的人也不能这么……对不对?得意洋洋地宣称什么,不玩白不玩,玩了也白玩,白玩谁不玩。
  记者:你以为事情出来有些人应该付出代价,但事实上没有?
  张钰:我不服气就在这里,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们封杀我可以,封杀别人的同时你自己也得被封杀掉,这才算公平的嘛。凭什么你做这样丑陋的事情,你该进行的伟大的艺术创作还进行着,别人该受的迫害还承受着。这个社会是什么社会啊我都不明白,封建社会奸夫淫妇还同罪呢。我不应该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他也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优待。这是丑闻,为什么他还继续被委以重任?
  记者:你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待遇了?
  张钰:从我告他们几个导演开始,媒体对这个事情一点不进行舆论监督。想的都是我在炒作,显得很冷淡。如果媒体以现在关注录像带这样的热情关注我的官司的话,法院也不会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这次二审判决之后,媒体去采访,法院的说法简直让人笑掉大牙,法院的人在报纸上公然这么说的:女演员站出来就应该容忍社会上的一切道德评判和负面影响。张钰应该容忍这个。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呀,难道男人对我做这些无耻的事都是应该的吗?
  (记者注:报道原文:一中院审理后认为,张钰主动通过多家媒体将其持有黄健中隐私录音带甚至照片的事件披露出去,在并无相应证据佐证的情况下,发表了大量个人的言论及看法,从而将自己置于公众关注的位置,因此其也就应当容忍乃至接受对方当事人及公众,基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对此“事件”进行的各种评价。)这种判决多么助长这些男人的气焰哪!这些流氓的气焰哪!以后再有这样的也不敢有人出来说了,更不敢有人出来告了。我现在只是软牺牲,如果再有更大的硬牺牲,那就是女演员找不到说话的地方忍无可忍了,我跟你鱼死网破,我就把你杀了甚至找人把你废掉,难道一定要到那时候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就是想找个说话的平台,话语权啊。我真的悲哀也就在这,我没有一个说话的地方,这一切迫使我不得不破釜沉舟。就算骂我无耻我也认了。
  
  我应该还算是个女孩子
  记者:你希望这个事件最后有个什么结果?
  张钰:我就是在为这个事情努力,为了让全社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提升到更上一层的境地。各行各业都有一个监督机构,惟独影视圈没有,所以导致了恶性循环。我希望以后出来一个法则,监督他们这些人,你要洁身自好你要自律,否则你就和畜生没有什么两样,否则你一定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记者:说到道德上的谴责,有人可能有这个疑问:你把这一切,包括你把性视频赤裸裸地曝光于大众面前,显示你不以为耻。但是很多男人不敢承认,说明他还知道这个事情不对,还是有羞耻感的,是比你更看重道德准则的。
  张钰:既然他有道德感他干嘛还做呢?而且做完了还不认账。这是有道德感的人吗?我觉得这是最无耻的人。比我这样的明摆着的无耻还无耻,潜在的无耻更无耻。他是典型的缩头乌龟。要说他有羞耻感有道德感,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记者:你的道德感呢,你自觉是轻还是重?
  张钰:我肯定介于两者之间。这个世界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我身上。但是如果我现在和一个男孩子谈到结婚我会非常专一,不希望他和其他人有任何关系,也不希望他和任何女人有关系。至于说我看得轻,可以用这个来换取、曝光,我觉得大家对我有一个认识误区。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应该还算是个女孩子,因为我没结婚,对吧?任何一个女孩子她天生下来都不是愿意这样做的。但是我不这样做,他们会说,谁知道她的录像带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空带子?什么人你就要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对付他,我是在用明摆着的无耻对付他们这种潜在的无耻。你看就是这个他还不怕呢。
  
  维护社会和谐的惟一标准就是诚信
  记者:我觉得你对他们最大的不满,其实不在他们不够洁身自好,而是他们没有做到诚信为本,接受了付出不给回报。
  张钰: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问你一个事情,比如做买卖,不管口头约定还是合同约定,你出钱我出货,你钱出了结果我货没有,你愿意认吗?比如一个农民一点一点地付出了很辛勤的劳动,眼看着就要丰收的时候,一场大风或者大雨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冲没了,那时候是什么感觉?
  记者:为什么其他女演员没有跳出来,而偏偏是你跳出来?
  张钰:我觉得这个不公平嘛!特别不公平。你不是光明正大的啊,你是在用戏和角色当作诱饵对女演员进行诱奸啊。每个女孩子经历这样的事情心里都不会好受到哪里去。很多都是心有不甘的啊。真的。我跟她们的不同是,我确实有无欲则刚无畏则勇的勇气,我现在有这个权利找他们追讨。对吧?
  记者:除了“付出一定要有回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规则是你愿意尊重的呢?
  张钰:我觉得维护社会和谐的惟一标准就是诚信,让规则维护和谐。
  记者:在你,有什么东西不愿意付出的吗?不愿意拿来交易的?
  张钰:(笑)这比较深层,至少目前我觉得没有不愿意付出的。至少为了我喜欢的东西,为了我喜欢的目标我都可以付出。不过这种付出是不一样的。这世界,追求目标的手段根本没有光明和卑下之分,我告诉你,只不过看事情的大和小、轻和重而已。我为我喜欢的付出了,那么我就一定要有等价回报。我这个人是很现实的我不否认。
  记者:大家看到你什么都可以付出、可以用来交易的时候,你可能收获同情,但是不太容易获得尊重。
  张钰:我做的事情我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是我不需要什么尊敬。我始终相信随着事情的了结、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一天人们对我的观念会改变的。我张钰做这个事情是利在千秋功在万代的。
  
  如果底线低我不会抗争那么长时间
  记者:你一直都理直气壮地扮演备受欺凌的角色。你说这个社会没有资格嘲笑你,你要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我想有些人会觉得你有自甘堕落的一面,却没有一点自省。
  张钰:如果要反省的话,大家的意思就是说你别在影视圈,别向潜规则屈服呗。可是有没有人想到过,这个圈是靠男人一个人来支撑的吗?如果公众说,女人就不要去影视圈呆了,这个圈全靠男人支撑,那个时候我张钰就承认,我有自甘堕落的一面。否则我坚决不会承认。
  记者: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你个人,依然还是要面对道德上的拷问。毕竟你当初接受性交易并不是被迷奸,而是自由意志的成年人在清醒状态下的自主选择。打个比方,想获得水晶鞋,就要丢掉道德,有人当是砍掉一只胳膊,有人不过当是丢掉一只手套。有人会认为你是把道德当手套而不是当胳膊,人格底线低。
  张钰:如果底线低的话我不会抗争了那么长时间,都没和圈里人有什么接触。记着,我就是爬上去拿那双水晶鞋的时候,我也是经历了艰辛和坎坷的历程的,大家觉得我把道德扔掉就像甩了一双手套一样,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我现在想要这个水晶鞋而不是这个手套。如果想要手套的话,就是另一个做法。
  记者:问题就是你不想要手套。
  张钰:自古以来都有一句话,忠孝难两全哪。当鱼和熊掌只能得其一的时候,就要看你选择鱼还是熊掌,甚至你的目标是鱼还是熊掌。
  记者:你的目标是什么?
  张钰:我就是为了我的才华能让众人所知,所以我只能尽忠不能尽孝。
  记者:为了艺术以身饲虎。
  张钰:我觉得是这样的,有本书叫把什么献给你,我真要出本书就叫我把肉体献给你,真的。当然这个题目可能太肉麻了。不过话糙理不糙(笑)。
  
  和他们打交道让我变成了毒蛇
  记者:你好像特别忌讳谈名利。
  张钰:我不是把名啊利啊看得很重。但是话又说回来,我喜欢这个职业,既然进了这个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至于以后能不能成名成星,也希望做到最好,我每一个角色都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希望我的表演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记者:你自认为实力不比别人差,而且该做的性交易也做了,怎么解释现在还没红?
  张钰:红透半边天的有几个?有的演了一辈子戏才火,怎么理解呢?要实力,要机遇,还要赶上好故事。如果不火就是演技不行?不是这个概念啊。
  记者:你父母知道最近这些事情吗?
  张钰:应该不知道,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怕他们担心我,也不想让他们因为我受到世俗的嘲笑讽刺。希望他们活在他们那一代人的生活里边。
  记者:有报道说你是孤儿?
  张钰:很小的时候,我爸爸砍柴的时候发现了我,我也不知道我的亲生父母是谁。甚至我就把它理解为我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哈哈。小的时候我是长在农村的,七八岁的时候跟我爸爸进城了,城里的孩子对我们有歧视观念,所以导致我上小学甚至初中的时候真是非常坎坷。我爸爸为了我的事情也没少放下他的尊严,找校长说好话。我们的感情比亲生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记者:你好像放弃了爱情。
  张钰:怎么说呢,我不想考虑爱情。对于真正的爱情我其实一点都不理解。真的,我看似对男人很了解,但是实际上要真和一个男人相处的话我就变得特别弱智了,大家看着很正常的事情,到我脑子里一想,不对,他今天跟哪个女人去约会了。我不相信什么爱情。
  记者:我觉得你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张钰:是,现实也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啊。这个社会不会再有我相信的男人。
  记者:恐怕现在也很难有男人相信你。对你的一种评价是:人的善恶,要看对手如何,一个男人面对妻子是好丈夫,但是面对你,你好像一条章鱼,把男人恶的一面全勾引出来了。
  张钰:这就是男人的本性啊。他们根本用不着勾引。网上有人形容我是毒蛇,其实他们想形容我是美女蛇。但是怕形容成美女蛇太美化了我,就把我形容成毒蛇。如果我是一条毒蛇的话,他们就是禽兽就是魔鬼,你和禽兽毒蛇打交道,如果你不毒,又岂能完整地生存于他们的卵下?
  (P1189011)
  
  ■链接
  近年来娱乐圈性丑闻
  
  ●张铁林“性丑闻”事件
  2003年6月28日,成都女子周旋为自己的新书签售,在活动快结束时,她突然自曝京城某位演皇阿玛的明星曾欲对她非礼,大众很自然地将注意力聚焦到了张铁林身上。在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下,周旋的新书和专辑都卖得很火爆。而忍无可忍的张铁林把周旋和最先发布消息的《成都商报》告上法庭,虽然胜诉,但仅获赔偿1万元。
  
  ●黄定宇“性侵犯”童瑶?
  2003年底,张国立之子张默在校园中殴打女友童瑶,使得他在大四临毕业前被学校劝退。据说此事起因是童瑶为了能够接戏,跟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系主任黄定宇有“那样的关系”。随后,传出黄定宇因涉嫌强奸罪被警方拘留的消息。不久,黄即无罪释放,并于2004年调入中戏研究所,远离讲台。而童瑶在此事件后,渐渐淡出公众视野。
  
  ●肖琼VS导演杨义巢
  2006年8月24日,22岁的女演员肖琼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名为“不得不这样吗”的文章,声称她拒绝了《画家村》导演杨义巢含沙射影提出的“性”要求,而对方最终也收回了让她出演剧中一个角色的承诺。9月1日,杨义巢授权律师发表声明,指斥肖琼的行为系诽谤。稍后称已正式起诉肖琼,肖琼随即又曝其对女演员呙丹也曾提出过性要求。事件沸沸扬扬一段时间后不了了之。
  (实习生黎诚)

为什么现代社会会浮躁??

英语老师说了个言论,我稍微扩展一下,觉得很对。

是说人要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必须要有经济基础,而大部分人为了赢得这个基础就不惜牺牲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去追求这个经济基础。因为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是追求结果,所以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希望以最快最省的方式达到目的,这就是浮躁的根源。之所以古代这么多学者大家能静下心来钻研,是因为古代物质不丰富,人容易满足,而在充斥着物质的现代社会,仍难于满足自己的经济状况,所以很大的可能是一辈子追求那个基础而忘记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理雄辩啊!!

真正的中国教育缺陷

演讲人: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
地点:浙江图书馆报告厅
    
    
    精彩语录节选:
    
    “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你能建10所世界一流大学,那美国有多少所?日本有多少所?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世界上前200所大学,中国一所都排不进!在亚洲能排出几所?我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     
    “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深深地为此担忧!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知道在座的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这是很严重的!“
    
    “我们国家的现实和发展就是这样:凡是依赖不成的,我们自己都能搞得像模像样,比如二弹一星;凡是能够引进的,就都搞不成…….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就这样,卖点东西,而没有去考虑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殊不知,这就是社会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机!“
    
    “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是经济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中小学的教育就是听话,老师管干部,干部管同学,孩子们都学会了成年化的处世方式,这是害人啊!这样强迫性地做了一些好事后,没有把做好事与做人准则结合起来去培养,而只学会了拍马屁、讨老师喜欢、说成人话.上次电视上就曾经播出,一个小孩得了个奖,主诗人问他最愿意说什么,他说:“我最愿意跟江爷爷说:我向你报告!““江爷爷“是谁?还不是老师教的!孩子们在中小学活得很累,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了,所以就要玩、就要谈恋爱.“
    
    “我们有很多同学成绩好,却什么都做不了.在我们大学像我这种程度的人,招博士生是从来不看成绩的,成绩算什么!现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在中国有叁个杰出的人才,当初在读研究生时都补考过,而成绩考得好的几个人却都跑到美国去卖中药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老板的可不能这样啊!……人才的梯队一定要合理,而不要认为教授就是万能的、博士就是万能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充满希望和理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扫地能扫好,也应该受到尊重;打扫厕所能打扫干净,也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要提醒的是:在国外可不是这样,美国、日本的博士就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老板心疼钱,招了博士要给他高工资,而他能做什么用呢?这是个具体问题.“
    
    “科技到底该干什么?高科技到底该干什么?如果我是科技部长,该玩的就玩,就像陈景润,他就是玩!陈景润如果是处在今天的中国,他绝对是要去讨饭的,因为他不会去搞产业化,他的英语也不好,他说话都不流利,中文都讲不好,按现在“标准“,他是个文盲,还谈什么教授!日本人就是喜欢美国人,我跟日本人说:你们这个民族爱谁,谁就要向你们扔原子弹.日本人就是喜欢黑人也不喜欢中国人…….我特别对我们的女教授、女同学说:在日本人面前一句日文都不要讲,会也不要讲;日本人一听说你讲英文,特别是看到中国女孩讲英文,腿都要发软,这是真的!“
    “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年都往外跑,最重要的是要让国民自己爱自己国家…….如果我是杭州的市长,我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如果杭州有什么灾难,我就首先把杭州的老百姓安排在香格里拉,让外国人在外面排队!(掌声!)这样,你才会让你的国民爱自己的国家!一个日本的农民跑到峨嵋山去玩,骨头摔断了,你就用中国空军的直升飞机去救他,而在日本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里死了7天才被发现;名古屋大学的一对中国博士夫妇和孩子误食有毒磨菇,孩子和母亲死了,父亲则是重症肝炎,在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门诊室等了12个小时,也没有一个日本教授来看望!(中国人,你什么时候能站直了,别趴下!)而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友好,以为自己很大度,实际上是被人家耻笑,笑你的无知!你们这个民族*!我们不能这样!我们的领导人跑到国外去访问,看到有几个人在欢迎他们,就感到挺有面子;而外国来了个什么人物,都是警车开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是自豪还是悲哀?所有这些,对教育工作来讲,都是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我经常讲,我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我教育我的学生,首先是学会做人,没有这些,你学了高分子,外语都是花架子,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观念或是一个问题:是不是技术越新越好?今天谈的就都是提醒大家的……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技术要有储备.日本的企业现在卖的东西大都是10年或15年前的技术,好东西他不拿出来,他要等到现有的技术把成本收回并获得尽可能高额的利润以后才会拿出来.其次,我的对手什么时候推出新东西时,我才会出手.不要以为你今天好不容易搞了生产线,明天又有新的了,你的钱还没赚到就换新的,有什么用?我这次到日本刚好谈到悬浮列车──即使何先生在我也要说,这是中国人又在玩高新科技.悬浮列车目前在理论上都还不成熟.日本现在最完善,最经济的就是新干线! 从经济和市场的概念来讲,越先进的东西,风险越大,有可能得到的回报就越少!”
   
大家看看吧!
   谁能像鲁迅先生一样,用笔唤醒这个自以为是的东方巨人!

价值观按潜意识的分层

人到底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我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最常见的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完全理性的,是共产党的价值观,为人民为社会,甚至为整个人类服务,之所以称他是完全理性的,是因为这种价值观完全不受潜意识的驱动。是靠       完全的思考得到的价值观。

第二个层次是你的价值观,享乐主义,觉得人的一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快乐,我当然不会劝服你去接受第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一半理性一半潜意识驱动的。

第三个层次是潜意识驱动占了大部分的,如为了金钱,为了虚荣,为了性,还有其他很多很多,是举不完的。

第四个层次是完全受潜意识驱动的,就是我说的那种浑浑噩噩的人,他们不想将来,觉得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些大学堕落的,天天混日子过的就是这种。

还有一个层次,是信教的教徒,他们的价值观也是理性的,但有点特别。

其实现实中的人不是绝对的,是以上几个层次不同程度的合成。没有哪个党员敢说自己做的一切事都是绝对出于为人民服务的动机的。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日常行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被潜意识驱动的,比如你翻开书本,不可能先想好“我要翻书了”,再去做这个动作。(待续)

环游欧洲之注意事项

上面这张欧洲铁路图中的黑线便是我们走过的路啦,走一点画一点真是甚有意思啊

这次环游,不包括中国往返德国的机票,三个人15天全部花费3000欧~3200欧,这是所能达到的最精确范围

此次携父母环游欧洲各国,真是煞费苦心,略掉感想,技术性总结一些注意事项如下

欧洲旅游,大方面在两项,住宿和交通。交通是名堂最多的,仅讨论铁路交通,作为欧洲常住居民,有三种选择:一个是Interrail Pass(www.interrailnet.com ),一个是本国铁路公司提供的pass,一个是单买票。作为非欧洲常住居民,不能购买Interrail Pass,只能购买Eurorail Pass(http://www.eurail.com/home ),其他都是一样的。

交通:

Interrail Pass: 

只有在欧洲的长期签证才能购买,便宜,但不能在居住国使用,也就是说,如果我长期居住在德国,则不能买德国的Interrail Pass。并且就算购买了可以全欧洲通行的Global Interrail Pass,也不能在德国使用。但使用这个Pass,在有效期内能够在德国国内购买75折的火车票。

此票的弱点在于乘坐快车要订座。所谓快车,常见的有这么几种:EuroStar、EuroCity Star、TGV、Thalys。订座费都是10欧,而变态的Thalys要27欧,所以可以基本忽略….订座的要求细节如下:

http://www.interrailnet.com/planning/train-seat-reservations

慢车、IC和德国境内的ICE是不需要订座的。

Eurorail Pass:

比Interrail Pass贵,其他大体一致

本国铁路的Pass:

比如意大利有意大利pass,瑞士有瑞士Pass,都是本国的铁路局出的,这些pass比Interrail贵,但出入博物馆,坐船坐缆车都不要钱或者折扣很大,按照性价比来计算,唯一有意义的就是瑞士Pass,因为登顶瑞士的雪山很贵,有此Pass折扣力度很大,省钱。

单独买票:

其实单独买票有时不一定贵,列出各个区间价格明细如下(单位都是欧元):

威尼斯~罗马:40

罗马~比萨~佛罗伦萨:40

佛罗伦萨~米兰:30

米兰~Brig:30

Brig~洛桑:30

洛桑~因特拉肯:40

因特拉肯~卢塞恩:23

卢塞恩~苏黎世:18

卢塞恩~巴塞尔:24

苏黎世~Lindau:30

Lindau~慕尼黑:9

巴黎~布鲁塞尔:25

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33

阿姆斯特丹~科隆:30

慕尼黑到威尼斯,巴塞尔到巴黎都是数额巨大或者我没有找到合适的乘车方式,就不列出来了….

像我这种连续玩15天的,算下来买15天连续通票价格加上订座费比全部单买价格便宜二三十欧左右,而且机动性更强,所以选择了买连续15天的通票。但是要注意,连续15天通票是所有通票中最便宜的。所以玩单国或者两三国,就不一定啦。

车次和价格查询:

德国铁路:www.deutsche-bahn.de

意大利铁路: http://www.ferroviedellostato.it/

瑞士铁路:http://www.sbb.ch/

比利时铁路:http://www.b-rail.be/main/E/

荷兰铁路:http://www.ns.nl/

一些乘车注意事项:

比利时德国荷兰的铁路站台信息是靠谱的,就是时刻表上显示是几站台就是几站台,一般不会变更,而且站台上会显示变更信息。而法国和意大利的站台信息是不准确的,都是临时调度,要发车前20分钟才会出现车次停靠的站台信息,有时甚至发车前几分钟才安排出来。所以在意大利和法国一定要站在火车站大屏幕前等,而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可以直接去查出来的或者时刻表上印的站台等车。在法国和意大利一些信息更新屏幕失灵的小站,一定要及时询问工作人员,否则悲剧是肯定的….

如果使用通票,坐快车一定要订座,经验表明每一个检票员都知道这个规矩。

选择通票时,还可以选择两个月中的三天、四天和五天等等。有一个乘坐夜车的规矩叫做“7-Pm Rule”的东西,就是除开你使用通票的第一天,在其他天数中晚上七点以后乘坐欧洲夜车第二天才到目的地的,第二天乘坐的部分算在第一天范围内。

住宿:

订房网站:

www.hostelword.com

www.booking.com

订房均需要信用卡,所以一定要先办一个信用卡。

另外直接去某个旅店的主页订房比通过第三方网站订房要便宜。但booking上也会有打折的房间,无论如何,直接去某个旅店的主页看一下都是必须的。还有就是一定要看一下google地图上其他住客关于这个旅店的review。Hostelword上80分以上的是好旅店,70分以上的能住,70分以下的,最好别去。

住宿我大部分都是选择的青年旅社的三人间或者四人间。事实证明,我们住的四人间如果不是在旺季,旅社是不会安排第四个人入住的,当然三人间就更好了。

对于意大利的华人旅社,威尼斯的那个天使华人旅馆极好,罗马的那个秦阿姨华人旅馆实在是很弱……

无论是朋友们一起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最优的选择都是带厨房的青年旅社。这样的话就能在就近的超市买菜做饭….这样是最爽的,否则长时间旅行,别说长时间了,哪怕三天的旅行没有饭的话父母是无法忍受的。而自己做饭也是其乐融融啊~所以,宾馆不见得有意思,青年旅社的三人间,门一关还不是一样~还能让父母领略一下世界大家庭的乐趣。

事实证明青年旅社的公共浴室和公共厕所不是问题,都很整洁卫生。

妈妈最满意的旅社竟然是因特拉肯18欧一晚的青年旅社…

查找旅店关键的几个元素是:是否有WIFI,是否包早餐,是否有厨房,离火车站距离如何。每一个都很重要。一定要准备一个能够在欧洲漫游的手机卡,找不到地方了可以打电话,另外如果很晚才能check in的话一定要事先通知旅店,有的旅店下午六点半以后就不能check in了。

订旅馆至少提前两个星期,最好提前一个月预订,对于旺季来说如此。而华人旅店需要提前一个半月才有把握。而淡季的话,提前一两个星期都没有问题的。

各个国家地区:

意大利的一些tips

意大利的铁路系统使用通票很便宜,但大部分快车都需要订座。只有IC不要,一定要尽量乘坐IC车。但是哪怕是使用通票加订座费乘坐快车,也算是便宜的。旺季的话快车座位可能会订满,如果六七个人的大团体出行最好提前网上订票。但如果只有两三个人临时在火车站订座也可以。如果心存侥幸上车遇到刁难你的检票员,那你就悲剧了,因为在车上补订座费每个人要18欧…….

意大利要基本完整的玩的话,至少要完整的四天和不完整的五天。威尼斯一天,罗马两天,佛罗伦萨一天,然后途径比萨和米兰分别下车两个小时跑到斜塔和米兰大教堂看一下@@。

要完整的玩的话,三个城市一定要分别多出一天。

意大利有小偷,切记切记要把钱包放在小偷无法拿到的地方。

梵蒂冈博物馆中午排队的人较少,午饭时间,可以在这个时候进馆参观,午饭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吃都可以。圣彼得大教堂的开放时间会有很多变数,一定要在参观的前晚查清楚开放时间。

从罗马去佛罗伦萨可以途径比萨,在比萨下车走到斜塔附近参观完回到火车站随时有车去佛罗伦萨。比萨不需要长时间停留。

佛 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千万要提前在网上订票或者提前一天去购票。这个美术馆管理混乱,当天直接买票进馆的开放流量极小,我们排了两 个半小时队才进去。而购买第二天的门票和在网上已经订票直接领票则不需要排多少队,甚至出现了购买第二天门票的购票窗口只有零星几个人,而当天买票入馆的 人则排起了极长极长的长队的现象。正因为此,学院美术馆我们没有时间去看了,留下了一些遗憾。

佛罗伦萨的皮具市场,也是一定要去的,去之前先学习一下如何分辨真皮假皮。买皮具时可以讲价,一般是直接说半价,然后往上加一点就可以了。比如45欧的25买到,35欧的18欧买到这种…

意大利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以南,从德国和瑞士进出意大利,都必须穿过阿尔卑斯山脉。所以尽量坐火车进入和离开意大利吧,沿途会有山区美景。

意大利到达瑞士边境的中转站是瑞士城市Brig,从奥地利去往意大利的中转站是意大利城市Brennero。

瑞士的一些tips:

在瑞士如果要登上雪山,价格必然昂贵,要等上2500米以上终年积雪的雪山,至少需要额外70欧元。

瑞士的Golden Pass每小时一班,位置很空,所以不需要订座。沿途风景极优美,一定要坐,官网是http://www.goldenpass.ch/。Interrail Pass,Eurorail Pass和Swiss Pass都能全程乘坐Golden Pass。

三种通票乘坐瑞士的游船、火车、齿轨车等的折扣信息细节如下文件:

https://www.verein-web.ch/docs/c3b10cecd0c96432c3e99826f7a5753b/sbn1.07_s4-5.pdf

从瑞士返回德国最快捷最省钱途径是从苏黎世经过巴伐利亚州的林道然后返回慕尼黑,或者从苏黎世经过康斯坦茨返回德国北部。

从瑞士去往法国的两个主要入口是洛桑和巴塞尔。

在瑞士要兑换法郎,可以在洛桑、卢塞恩这样的国际化城市的旅馆使用欧元然后让他们找回法郎,或者直接让他们换一下,在兑换窗口兑换要4法郎的手续费。

法国和荷兰比利时的一些Tips:

法国巴黎就没啥好说的了。

从法国去往比利时,如果持有通票的话坐快车需要订票费,贵的荒谬。所以最好分两段来坐,一段是从巴黎去往Lille,乘坐TGV,需要每人3欧的订座费,然后从Lille坐车去布鲁塞尔,不需要订座。布鲁塞尔,大家都懂的,看一下撒尿小男孩,市中心广场转一下,买一些巧克力,就可以走人了。所以不需要长时间停留,三个小时足够,两个小时刚好。

从比利时去往荷兰,有一班IC,不需要订座,直接到达阿姆斯特丹。所以一天之内从巴黎途径布鲁塞尔参观完毕然后去阿姆斯特丹,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当然卢森堡就放弃了。

阿姆斯特丹的库肯霍夫公园是必须参观的,主页http://www.keukenhof.nl/。

库肯霍夫公园只有Bus可以到达,从阿姆斯特丹去往库肯霍夫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从阿姆斯特丹坐火车到Leiden,然后在Leiden的火车站里面买库肯霍夫的Kombi Ticket,包括门票和往返Bus车票。在Leiden火车站出站后的Bus站坐54路直达花园门口。

二是从阿姆斯特丹坐火车到Schiphol,然后买Kombi Ticket后坐58路直达花园门口。从花园回到阿姆斯特丹也是一样的。从阿姆斯特丹坐火车到Leiden和到Schiphol 都很近,到Schiphol更近。

另外就是风车村,从阿姆斯特丹坐火车到Koog-Zaandijk,也是离阿姆斯特丹很近的一个地方,然后风车村叫“Zannse Schans”,从Koog-Zaandijk下车后一直跟着Zannse Schans的标志走就到了。

库肯霍夫公园和风车村两者可以一天内看完,时间充裕。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在阿姆斯特丹的“De Wallen”谷歌地图一搜就有了。在这个地图有一个很大的教堂,而红灯区就在这个教堂附近,沿着河的北岸的小巷子里。

阿姆斯特丹地方不大 ,如果旅馆离火车站不远,那就不要使用公共交通,步行都可以搞定的

从阿姆斯特丹回到科隆,通票不需要订座,哪怕是居住地为德国的Interrail的通票也不需要订座而且可以乘坐。

从科隆回到慕尼黑,我买了一张75折的票,但是德国的检票员都是不明真相群众….他们完全不知道我的Interrail通票不能在德国使用,我每次检票都是故意不给他们看我买的票,而是给他们看我理应不能使用的Interrail通票,结果检票四次,没有一次发现问题@@所以可以斗胆一试,要补票就补票也可以。
整 个行程下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累,维持在一个还可以的状态,秘诀在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坐火车三者交替,以及每个晚上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暴走了 两天路,第三天就安排坐火车,如果前几天是人文景观,那接下来几天就安排自然景观,如此循环,最后我们在家里休息了一天就完全恢复了。到达慕尼黑的当晚甚 至还有足够的精力做丰盛的晚饭。出门在外,带上四五筒泡腾片,每天不过劳,最后一定能顺利搞定的!

论艺术欣赏的层次,以及雅与俗的问题

博客排版有问题,重发,更加成熟的文章是美感与文艺心理学系列文章

 

本文的目的及其一些概念的澄清

虽然已经说过,很多和人的心理相关问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想透,但我们完全可以尽自己所能进行挖掘。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艺术欣赏的层次问题,进而解决何谓雅,何谓俗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待雅和俗的问题。本文仅仅是由自己艺术欣赏的体验总结出来的文章,没有经过细致的调查,若有不妥,实属应当。

首先我们确定本文中涉及的艺术形式,我在此仅讨论美术、音乐和文学。像影视、舞蹈这些都不讨论了。其实无所谓,他们都是差不多的。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动力去欣赏艺术作品,原因(如果不讨论装逼,虚荣的话)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的是愉悦感,或者是满足感。而我们今天就是要分析满足的是我们什么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又有何不同。但是我们不全部讨论我们为什么有这种需要,以及为什么艺术欣赏能够满足我们的这些需要,因为很多这方面的问题都是太难的,有些甚至涉及到认知科学的了,光靠空想是无法得出结论的。


底层的欣赏

首先我们关注最底层的需要的满足,我们认为这种满足是无需经验积累的,或者说先天就能够通过艺术得到满足的需求。我们只能暂且惹你为这种需求的满足仅仅基于我们刚出生就具备的大脑。这种最初级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动物性(当然这是非常底层的需求了)。我们说艺术的欣赏能满足这种需求,并不是说这种需求不满足就活不下去了,所以毋宁说艺术能够带给我们这个层次的愉悦感。

在音乐欣赏中,这种愉悦感体现在对某些旋律和节奏的结合先天性的喜好,传说中的“莫扎特效应”便是一例。为何音乐有悦耳一说?悦耳,其实是“悦脑”。声音在某种组合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愉悦感,如此而已。在这一点上,那么我们是否就能够认为满足人们的这种层次的需要的音乐,应该是有共性的呢?我认为应该是的,我们会发现,有些音乐,每个人都会觉得好听,悦耳,人与人的差别不大。这就是因为这些音乐具有这种共性。譬如强烈的节奏感啦,悦耳的旋律啦之类的。而要进行这种观察,在人还没有完全长成之前比较可靠,因为一旦人的思想成熟,收到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底层的需求的满足就会因此而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化。当然这是很难的,但事实上是完全可以的。如果一个人认为某首悦耳的歌曲低俗,这种想法可能是社会的观念,也可能是他所属于的某个群体的观念,也可能是他自己的观念。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不会觉得悦耳,可能在潜意识中抵触这首歌曲,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我们定义这种符合人类最原始最底层的需求的声音的组合为底层的音乐要素。

在美术中,这就体现在颜色和形状的令人悦目的搭配。如果不出意外,每个人见到九寨沟的湖水和森林都会觉得很美。我们看了修拉的色彩缤纷的点彩画会觉得好看,虽然认为这几乎不是正统的绘画。在形体方面,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素描,同样的用铅笔画一个人的头发,有人可以画得让人觉得看上去舒服,也有人能够画得让人觉得乱糟糟。或许这两者的明暗分布是一样的,而他们线条的方向和组合却大不相同,什么样的线条让人看了舒服,什么样的线条让人看了觉得乱,这都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决定于我们的大脑,不依赖于经验和知识。再譬如形体的对称美,黄金分割的美等等,都是很初级很底层的美。但是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底层的美的规律都不是通过老师的教授的,因为这种规律难以言明。这是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自己通过体验和改正,最终得出的看上去最顺眼的画法。我们要一个掌握了绘画技术的人画一个苹果,只要这个人把苹果的轮廓一框,我们就能断定这个人学过画,原因就在于画出来的线条悦目。这肯定不是和真实的苹果“像”的问题,如果你画一个苹果的轮廓,画家画一个苹果的轮廓,按点和经过分割的苹果照片的苹果轮廓求标准差,哪怕你的标准差更小,肯定也是画家画出来的好看,因为他掌握了怎么样的线条是好看的。而颜色也一样,这就很复杂了,颜色的深浅、色调的搭配,怎么搭配好看,都是规律,这也是美术的初级的美。我们定义这种符合人类底层需求的颜色、形体等视觉元素的组合成为底层的视觉要素。

接下来我们讨论文学。文学的形式有很多种,我们讨论三种,诗歌、散文、小说。我们先解决诗歌。诗歌中有一个要素正是起到满足底层愉悦感的作用,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那就是押韵。押韵与其说是满足底层需要的文学要素,还不如说是一个声音要素。押韵是要读出来才能让我们体会到愉悦的。而其他如散文和小说,从散文的角度上来说,我暂时没有找出来散文中具有的满足人底层需求的元素。人们从文学中获得愉悦,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文学的“虚拟现实”能力。如果一定要说文学中除了由虚拟现实而给人产生的底层愉悦感还有其他的方式,那只能认为是良好的结构,是结构和逻辑带给人愉悦感。我们认为结构化和逻辑给人的愉悦感是底层的,是不需要经验的。接下来我们讨论重要的文学的虚拟现实满足我们的需求的问题。文学对我们的底层需求的满足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我们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虚拟出来的现实的体验来获取愉悦感的。也就是说,这和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愉悦感的途径是一样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会自己为自己安排一个作品中的角色进行体验,而这种投入的程度当然也有深有浅。而因为我们是读者,所以会根据情节的不同以不同的角色自居,也可能从一开始为自己安排角色并始终以此角色自居。投入情节浅的人甚至以旁观者自居。也有投入深的人妄想自己是小说中的某人,甚至演变成精神病。而以某个角色自居后而因此在小说中的情节环境中产生的满足感,其实和我们平日生活中获得的满足感的来源并无不同。而我们讨论文学中的满足感的深浅,也就是平日生活中需求的深浅。打个比方,男生很可能喜欢看《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就是在小说的虚拟现实中满足的一些愿望而已。更极端的,看色情书籍得到满足也是如此,当然我实在不想将色情书归为文学作品,但是,何尝不是呢?只是他使人获得的满足层次很低而已。

中等层次的欣赏

对于音乐,中等层次的欣赏就涉及到了作曲者的意志了,也就是说,作曲家想要体现的东西,被纳入了欣赏的范畴。但凡音乐,作曲家总是想要表达,中等层次的表达无外乎两种:一是场景的描绘,一是感情的抒发。场景描绘譬如维瓦尔第的《四季》,贝多芬的《田园》《春天》,德彪西的《大海》,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国内的如《高山流水》等,一般都是标题音乐,像维瓦尔第的四季更是配以诗歌加以阐述。情感的抒发则较为复杂,譬如《悲怆》。而事实上我们欣赏音乐,体会作曲家通过音乐表达的情感,存在于很多音乐中,并不是标题音乐了。我们会通过研究作曲家在作曲时的时代和作曲家彼时的处境来体会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猜测的成分更大了。更何况有些情感非常复杂。可以说表达情感的音乐比描绘场景的音乐层次更高,对个人主动体会的要求更高。而很多曲子是集情景描绘和感情抒发于一体的,譬如《二泉映月》。而谁又敢说贝多芬的《月光》不是在抒发感情呢?虽然这个名字并非贝多芬自己取的,我们也未尝不能能把《月光》当成场景描绘来欣赏。但问题是,为什么通过对作者的感情或者对作者描绘的场景的体会,就能使我们愉悦呢?或许有人会想到,因为音乐描绘的场景是美的,情感是快乐的。这应该说是不全面的,对于场景描述类的音乐来说,确实很多都是因为所描绘的场景是美的,或者说人在听音乐时会在头脑中浮现出符合自己愿望的场景来。而对于情感的抒发来说,很多情感都是很低沉,灰暗的,但这样的音乐我们仍然能够欣赏,满足我们的需求(或许这样说比使人愉悦更加恰当)。也就是说,从音乐中体验到作曲者的感情的这个欣赏过程,能够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这就是体验的美,或者说感受的美。至于为什么会因此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和需求的满足,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过。但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这个层次的欣赏和审美体验并非完全来自于对作者表达的东西的感受,底层的音乐要素是音乐构成的基础,也就是说,即便是作者想要表达一些东西,哪怕是灰暗的东西,其音乐也应该是“悦耳的”,底层的音乐要素也应该是要包含的。当然为了表达的需要,悦耳这方面就应该要让步。但这是基础,哪怕你需要表达东西,如果音乐不符合基本的音乐规律,不包含底层音乐要素,也不是好音乐,这也是现代音乐无法流行的原因。现代音乐走上了为了表达而表达,为了表达而放弃底层音乐要素的极端道路。中等层次的音乐欣赏就包含了人的经验要素了。为什么德彪西的《大海》能让人感觉到大海,为什么维瓦尔第的四季那下雪就是下雪,暴雨就是暴雨,听起来使人有美而真切的审美体验?这是基于人生活的经验。当然也有音乐欣赏的经验,什么样的音乐表达什么样的场景和感情,这都是审美经验的积累。有些音乐表达的内容需要人主动的感受才能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而有些音乐则十分明显,表达的东西能够很轻易的被体验到。这种表达的程度,对人的审美能力就有了要求,要有足够的审美经验和足够的用心,才能充分的体会到其中的美,审美因此而成为了有意识参与的主动的精神活动了。这也是审美的距离问题,人这个审美的主体和我们需要体会的对象离得越远,对审美这种精神活动的要求就越高,人需要充分的联想和对作者精神世界的主动的投入。现代社会的很多人其审美的主动性变差,也就不愿意进行这种需要主动投入的审美活动,不愿意足够主动的进行审美这种精神活动,我们谓之“浮躁”。

对于美术,中等层次的欣赏同样也是对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的体验和感受。这些表达的内容当然是比较基本的了,譬如简单的情感。这个时侯就不存在描绘场景了,因为美术本身就是在描绘场景。此时连我自己也想问了,美术既然不存在描绘场景,那么是不是可以描绘声音呢?我没有听到过这个说法,就算有这种,也应该是极少数,即,极少有美术作品以描绘声音或音乐为出发点。但是有一个说法是有的,那就是美术中的节奏感。但是因为人的视觉乃是人感官信息的最大来源,远远大于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其他感觉。所以可以说人的审美体验最大部分来自于视觉,也就是通过视觉进行审美对人来说更加直观而轻松。这也是为什么音乐要利用视觉世界(场景描绘)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原因。而节奏感这个东西,放在音乐中更容易表达,所以我们在美术中借用了音乐中的术语,并借此形成对绘画和雕塑的节奏感的欣赏,这也是因为,人习惯于用更轻易的方式进行欣赏。说白了,人的本质是“懒”的。回归正题,美术的涉及到人主动的欣赏的范畴就是感情的表达了。譬如欢乐啊,哀伤啊,凄凉啊等等,常用色调来表现。当然也有通过绘画或雕塑中的对象来体现。譬如通过画中的人物,通过雕塑的人物,如果描绘的是置于某个环境中的人,则会使欣赏者产生自居作用(也有说是移情的,似不确切)。譬如我们看漫步在汨罗江的屈原(《屈子行吟图》),我们会感受那种孤独的环境和氛围,进而体会屈原的心情。譬如我们看陈逸飞的油画《黄河颂》,我们会被动的以画中的战士自居,体会那种豪迈的心情。为什么陈逸飞要弄一战士站在黄河那?为何又有大雁从其脚下飞过?这就是要营造豪迈壮阔的环境,使我们欣赏者“入画”,体验这种感情。这就是绘画的感染力所在了。对美术的这种层次的体验,需要我们主动的精神活动,需要我们有审美和生活经验。黄河颂体现出了战士的豪迈,那是基于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黄河是豪迈的壮阔的这个基础,如果有人认为黄河不壮阔不豪迈,他因为自己的某些经历对黄河有其他的感情成分,可以说他无法体会到陈逸飞想要表达的情感。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我们说了,其实是社会的投射。文学作品譬如一些诗歌散文,就属于这一层次的。也就是说,目的在于表达感情和描绘场景的诗歌和散文,属于这一欣赏层次。我们往往要体会某首诗所想要表达的感情,想要体会散文所要表达的感情。或者他们所想描绘的场景(这两者往往是联系起来的,场景的描绘为感情的表达服务)。这些文学作品通过词藻,句子,来达到这一目的。这对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就要求非常高了。小学生看不懂某首情诗,原因应该有二,一是这个小学生不懂何为爱情,二是他不能理解词汇的意思。所以就有某某诗某某文章你们这些年轻人还看不懂的说法(这个语文老师常说),意为年轻人缺少生活经验,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又有人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而想要创作出这种诗歌或文章,于是就有“欲填新词强说愁”的说法。事实上,仅仅表达如此简单的感情的诗歌和散文是很少的,诗歌和散文想要表达的东西远比这些要复杂,这些都属于比较高级的艺术形式了,对个人精神活动的主动性要求较高。小说则是另一码事了,当然小说里面也有利用词藻句子来表达情感,更多的,小说利用虚拟现实和人的自居作用让人体会角色的感情。这种感情那就是较为高级的感情,譬如友情、亲情、爱情、仇恨等等。小说也通过描绘场景来使读者的体验加深,譬如雨夜啦,阳光灿烂的春天啦等等,这和画是一样的,也是感染力的来源。读者如果有和书中角色类似的经历,这种自居作用会很强,这是来自读者自身的因素。也有小说利用词汇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感染读者,这是来自于小说自身的带入感。也有小说利用读者的愿望,构造情节,也能加强读者的投入程度,也就是说,用角色实现读者想要实现的愿望,读者投入情节的程度也会加强。这在前面已经说起过了,靠实现读者的愿望来实现对读者的感染,可以说是较低层次的文学作品(就这句话的正确性而言,我把握不大)。

高层次的欣赏

最后就是较高层次的欣赏了。这种欣赏结合了较高层次的欣赏者的需求,譬如欣赏者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需求。因为我本人尚未达到这个程度,所以这一部分的说明会简短很多。

对于音乐来说,这是指包含了复杂而高级的情感的音乐的欣赏。譬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体现的那种历史感,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些音乐,永远都不能说你完全理解了,听懂了(很可能是我的功力不够@@)。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已经上升到了他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层面了,这种连用语言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何况用音乐?欣赏起来的难度,那时可想而知的,若是欣赏者能够持有和作曲者类似的观念,那么理解起来难度就会小很多了。

对于美术来说,也是一样的问题,但真正表达的内容很深刻的绘画作品,实话说我见到的不多。许多都是我们的国画,体现一些诗歌里面的意境和类容,而诗歌里面的意境和内容,就能够很复杂。譬如被说烂画烂了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竹子清高的心境等等。而在西画中,对人物的刻画也算是相对高级的表现内容了,譬如拿破仑迈过阿尔卑斯山的油画,米勒对劳动人民的刻画等等。都是相对难以体会到的内容。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这种层次的欣赏就重要得多了,因为文字是能直接表达的工具。其对人类心理世界中高级的内容的表达能力是音乐和美术所不能及的。我们随便读一本奥斯汀的小说,里面涉及到的对爱情的探讨,其实是很复杂的,看完一遍未必能完全理解奥斯汀想要表达的观念。小说能够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小说都能表达,特别是高级的领域。莫泊桑的《羊脂球》,就是要表达和刻画社会。又如《茶花女》,是塑造人的形象和探讨爱情。其实塑造人的形象和探讨某个具体的问题是同一的,因为我们人活在世间,原本就是在面临和思考各种问题,塑造一个人物,就必须要塑造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塑造这个人物自身的价值观。这种塑造就必然引起读者的反思。当文学作品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我们几乎可以认为这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和美了,已然是上升到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探讨了。

其他的难以分层次的欣赏

除了以上说到了的几个层次,还有一些欣赏的角度是难以归类的。在音乐中,有譬如对演奏家技巧的欣赏,那种超越一般人能力的技巧使人产生惊奇感。在美术中,有讽刺画这一类别,讽刺画是利用特有的表达手段批判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现象等。美术中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就是作者希望用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自己的审美观念。譬如野兽派,表现主义的绘画,他们的目的就在于给欣赏者以视觉冲击,让你受到极强的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绘画有多么深刻的内容。抽象主义的画也一样,欣赏者理解的弹性很大,作者没有将其含义订死。在文学中,就是诸如杂文,讽刺诗等文体,杂文的欣赏一方面来自于杂文家语言的魅力,另一方面来自于对某些事物的批判,分析等,这种文体就其内容来说,已经不算美的范围了。如果杂文不使用泼辣,或者极具讽刺性的语言,那么杂文可能就演变成了政论文,这就不存在欣赏问题了。这些都是难以归类的艺术形式。其实人类的创造力是很强的,我们回顾音乐、美术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人类一直都在创造和尝试新的艺术形式,都有新的美学观点得到直接的实践。那些切合人类心理需要的,将得以保存并继续存在下去,那些并不符合人类心理需要的,只能成为历史。这也是评判一种美学形式,一种审美观念是否有价值,能否长期存在的标尺。

美的表现手段和表现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需要谈到美的表现手段和表现的内容的层次分离的问题。我们说了这么多,关注的欣赏的层次其实归于“欣赏的内容的层次”。而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性,和我说的这个层次无关。而我们往往在这两个方面有误解。

艺术表现的手段有譬如不直接的表达。我们说艺术的美在于不直接,不完全的暴露在欣赏者面前,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美术中美的表达手段有很多种,所以形成了很多种风格的作品,但这不妨碍他们表达相同的东西。印象派的画家喜用大笔触,亮丽的颜色,古典派画家喜用细腻的笔触和相对不鲜明的色彩。对于音乐来说,我们可以用器乐,用古典乐器来表达,也可以用通俗歌曲的形式来表达。同样是表达离别,肖邦写了《离别曲》,通俗歌曲里有李叔同作词的《送别》,他们都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离别的情感。当然《送别》比《离别曲》更加容易体会到离别的感觉,因为通俗歌曲借助了词这个工具辅助进行感情的表达。但就本文述及的角度,不好说《离别曲》就比《送别》更高级,他们同样都是表达离别的感情。

所以在接下来讨论雅与俗之前,先对艺术表达的手段和艺术的美的内容进行区分。

雅与俗的问题

最后,我们就可以讨论雅与俗的问题。我们分析现代社会对雅与俗的评价,其实间接的说,是基于两个,一是欣赏者在欣赏时需要的主动性的程度,或者说欣赏这种精神活动的主动性的高低。欣赏者越是需要更加主动,更加集中注意力的欣赏,越雅,越是不需要精神活动的主动性,越俗;而是对欣赏者的欣赏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要求的高低,对欣赏者的生活经验和欣赏经验要求越高,越雅,反之越俗。较为本质的判断其实就是基于本文中所分层次的高低,越是高层次的艺术越雅,越是基于底层元素的艺术越俗。另一个辅助的角度就是艺术表达的手段的复杂性,艺术表达的手段越复杂,越雅。而越是高层次的,具有复杂表现手段的艺术越需要主动的精神活动和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更多的欣赏和生活经验。反之低层次的,表现手段不复杂的艺术不需要主动的精神活动和相关的经验。其实这里完全可以列出一个对应的表来的。我们常认为古典音乐比通俗音乐更雅,哪怕这两者表达的相同层次的内容,原因在于古典音乐应用的表达手段更加复杂,欣赏起来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更高的主动性。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我们看有的小说可以毫不费力,被情节拉着走,需要的精神活动主动性低。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些文学作品是俗的,因为很可能因为其巧妙的安排和写作技巧,使你能够轻易的体会到高层次的内容,并被动的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内容上来说,这是雅的。我们说诗歌是雅的,因为诗歌需要极高的欣赏经验的积累和主动的对诗歌意境的体会。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对于美的评判,并无统一标准,其实是本段中提到的各个标准的权衡考虑。

那么,我们如何对待雅和俗的艺术呢?我的观点是,雅和俗的艺术都是人必须的艺术。人的需要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而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有足够的欣赏经验和生活经验以及精神活动的主动性来欣赏雅的艺术来获得高层次的心灵的满足,也能够包容的接受并享受俗的艺术,满足自己低层次的需求。何况,雅的艺术必须是建立在底层的艺术元素之上的,一首不符合基本乐理规律的乐曲听起来几乎是噪音,一本情节枯燥的小说看起来让人昏昏欲睡,哪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再高级,也不能认为是成功的。至于说他们是不是雅的,那就很难说了。此外,人的低层次的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当然有些底层需求不一定要通过艺术来满足。雅的艺术常需要精神的集中,而人的本性乃是趋于放松的,为了使自己成为“雅”人而厌恶俗的东西,无异于压抑自己的底层需求。这是不符合人的心理健康的需求。一个人能够欣赏雅的艺术,则能够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而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获得更多的美,人与人的需求并不一样。雅的艺术的欣赏在于人对美的最高要求更高,而对底层的需求则是每个人都有的。说了这么多我的目的是论证社会上流行的仿佛雅就高人一等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总结一下,一是俗的艺术是人人都需要的,是无可避免的需要;二是喜好雅的艺术并不代表着放弃俗的艺术,号称厌恶俗的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被社会观念的同化。

总结到这个程度,已算是尽我所能了,若有人发现了文中没有涉及的层次或者雅和俗的判断标准,请务必教给我。此外,本文最后的结论和总结还不够清晰有力,还需经过进一步思考完善之

本文系einsteinliu原创,若要转载,请注明此文来自:

https://einsteinliu.wordpress.com/2010/11/20/%E8%AE%BA%E8%89%BA%E6%9C%AF%E6%AC%A3%E8%B5%8F%E7%9A%84%E5%B1%82%E6%AC%A1%EF%BC%8C%E4%BB%A5%E5%8F%8A%E9%9B%85%E4%B8%8E%E4%BF%97%E7%9A%84%E9%97%AE%E9%A2%98/

 

本文PDF文档下载链接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4ZGXvDF1oRrN2ZlMzI5NWYtM2Q4MS00MzI2LThhNmUtOWExZGUwMTAyZjg3&hl=zh_CN